第101章 刀耕火種(第七更)(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過徐晨才不會讓他們如此消沉下去。
他的宏偉大業眼下剛剛邁出微不足道的一小步。
山下修房子的目的是什麼,是種田。
眼下已經開春,這件事也必須儘快提上日程。
因此徐晨很快就把一群無所事事的男人召集起來,扛上木鋤石鋤出門幹活兒。
距離院落不遠,就在野狼谷口外面,是一大片燒荒之後留下的滿是灰燼的裸露荒地。
距離上次燒荒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風吹日曬加上幾場雨雪的侵襲之後,這片荒地看起來更加的凌亂。
焚燒之後的空地上,還稀稀拉拉的矗立著一些燒的黢黑的樹木和荊棘刺叢。
另外裡面還有大量的石頭。
要想好好耕種,就需要把這些雜亂的東西全部挖掘清理乾淨。
空地比較大,分佈在一片起伏的小土丘上,為了方便耕種,不光要清理樹根石頭,還要分片規劃田埂,因地制宜開挖一些簡單的排水溝渠。
雖然這些他都沒有親自幹過。
但自小在農村長大的他,耳濡目染還是都知道一些。
站在焚燒過後的土丘上面簡單觀察一番之後,徐晨將一群男人分成幾組,每組分別負責一塊,體力強壯的負責挖掘清理樹木荊棘和根莖,體弱一些的負責撿拾裡面的石頭和開挖水溝。
因為面積太大,清理的石頭也不可能都搬運丟棄到外面,只能都按照簡單的規劃堆成田埂。
在沒有馴服牛馬和發明耕田的農具之前,人類種田的方法簡單而原始。
所謂的刀耕火種,就是冬天放一把火把農田裡面的荒草秸稈全部焚燒乾淨,等到春天播種季節,便用棍棒或者刀具在農田裡面挖坑埋下種子。
這種方法在雲南緬甸一帶仍舊還在流行。
因為無法深耕除草,因此農田裡面一般都會雜草叢生,與農作物爭搶土地的肥力,導致農作物長的十分悽慘。
草盛豆苗稀就是這種原始耕種的最好寫照。
正因為種植方法簡單粗暴,因此產量也低的可怕,為了增加收穫,便只能不斷擴大種植面積。
到春秋戰國時期,人類文明已經算是高度發達時期,但仍舊還是大規模的採用這種古老的種田方法。
一戶五口,治百畝。
若是深耕翻地精耕細作,根本就無法耕種這麼大面積。
雖然這種方法原始的讓徐晨痛不欲生,但在眼下,卻依然是最好的方法。
挖坑埋種,望天收。
所以,神明的作用和價值體現無疑。
為了風調雨順糧食豐收,遇到天災就只能跪求風神雨神河神太陽神多多保佑。
徐晨不知道自己到時候會不會也走到向神明磕頭求饒的地步。
但眼前最首要的任務是先把荒開出來,把種子種下去,然後看情況一步一步的去解決遇到的困難。
未來,攔河築壩,開掘溝渠,培育良種,馴養牛馬,發明犁耙農具,真的要完成這場引領人類踏上農業文明的道路,還任重而道遠。
清理荒地相對於伐木拓磚撿石頭修房子來說還是要輕鬆多了。
一百多畝地,七八個男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不停的忙碌,幾天下來就有了一些模樣。
而自從搬遷到山下之後,勞動的時間大大延長,出門就開始幹活兒,收工就可以回家吃飯,使得體力沒有因為上山下山而無謂的消耗。
一群女人在照顧老幼吃喝拉撒的同時,有些開始紡線織布,有些開始編制草簾草蓆,慢慢繼續整理房間院落。
男人們則早出晚歸專心幹活兒。
在這種清晰的內外分工之下,這一片足有百畝大小的荒地一日比一日整齊美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