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爆網(第2/2頁)
章節報錯
很快,兩群人匯合在一起。
當胡族人看到這些活蹦亂跳的大魚的時候,全都如同見鬼一樣滿臉驚恐的叫喚起來。
而風等一群獵人則滿臉得意,趕緊把魚和漁網收拾完畢,然後帶著胡族的人往回走。
這是一趟前所未有的收穫。
因此這一路自然是巴族人顯擺的最好機會,連比帶畫的嘎嘎介紹這次網魚的精彩過程。
胡族人聽的又驚又喜,紛紛對著這張已經破破爛爛的漁網流口水,滿臉的羨慕嫉妒恨。
漁網這種東西並不是什麼高深玩意兒,眼下用的也不是什麼高階漁網,只不過是用細麻繩粗製濫造而成,就算徐晨不說,這些野人只需要仔細觀察,大致也能弄清楚結構,回去照葫蘆畫瓢也能做出來。
因此徐晨也沒隱瞞這項技術,回去的路上連比帶畫的和這些外族人介紹如何製作漁網,如何下網等等。
傳播先進的狩獵經驗,解決原始野人最基礎的溫飽問題,這是一種善意的分享,而且也是徐晨為自己和巴族聚攏人氣的最好方式。
陶器和布算是錦上添花,而傳授先進的狩獵經驗卻屬於雪中送炭。
只有解決了這些野人部落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才有可能促進更進一步的商業發展。
徐晨要想把附近五個部落都收入囊中,組建一個人口規模近千的大型部落,就需要樹立起來自己強大的威信,得到所有部落的認同。
而賜給他們獲取食物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手段。
因此等這些胡族人在弄明白用漁網捕魚的方法之後,看徐晨的眼神更多了幾分尊重,就連說話都變得小心翼翼起來
……
徐晨和一群獵人一去一回,前後不到三個小時。
眼下也就正午前後。
往常這個時間,一群獵人才剛剛進入狩獵狀態。
不過聽見狩獵分隊這麼早就返回的呼喚聲,窯廠和工地兩群人並沒有太多反應。
根據經驗,應該是又有外族人前來交換陶器了。
因此這些人也不過短暫的抬頭順著河灘往下看了幾眼,然後埋頭繼續幹活兒。
徐晨等人帶著一群胡族人來到窯廠,當幾個窯工看到揹回來的二十多條大魚的時候,頓時驚喜的鬼叫起來,這一叫不打緊,幾百米外工地上一大群人也很快跑過來,然後就是一片鬼哭狼嚎的劇烈喧譁和躁動。
巴族人,木牙族人,烏族人,全都圍著裝魚的揹簍大呼小叫,一群獵人把幾條最大的魚舉起來,得意洋洋的給所有人展示。
雖然七八里路走回來,但這些大魚還並沒有死,抓在手上仍舊還在扭動巨大的身體掙扎,拳頭大的魚鰓一張一合,看的人熱血沸騰。
“快嘎,說母巴嘎嘎!”
有巴族人激動的打著擺子直奔山腰而去。
徐晨臉黑,都特麼幾個月了,話還是說不抻抖。
但顯然所有人和他關心的問題不在同一個頻道上。
此時不光是巴族人激動,一群留下幫工的烏族人和木牙族人更加激動。
徐晨一群人早上出門去捕魚他們是知道的,不過對於徐晨花了幾天時間才弄出來的一個奇怪玩意兒他們並不看好。
魚是那麼好弄的麼?
若是用繩子編個兜子就能弄到魚,那除非魚都瞎了。
徐晨自然也不屑於和這群原始野人分辨自己到底能不能弄到魚,一是這是一種全新的玩意兒,還沒有對應的語言,十分難以交流。
另外就是見識越少的人,越是一根筋,不容易用純粹的道理來說服。
就好比有人跟導彈專家說發動機燒煤不環保一樣,專家要多說一個字就是輸。
這些原始人,已經不是簡單的一根筋問題,他們永遠都只相信眼見為實,道理他們基本上聽不懂,他們交流的事情永遠都是所見所聞,吹牛逼也有,但侷限於連比帶畫的想象,因為沒有重量和數量的概念,一般都會使勁兒比大就完了。
而今天,徐晨終於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收穫證實了自己的又一項偉大的創新發明。
這些大魚,就是最好的證據。
因此烏族和木牙族的人在鬼哭狼嚎的鬧騰中,看徐晨雲淡風輕一臉不以為意的表情,一個個充滿了敬仰之情,有若山谷外的大河滔滔不絕,已經到了無法言語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