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晨明白過來,探頭進火窯觀察幾眼,指著一個位置吩咐一句,立刻就有一個肚皮圓圓的水壺遞了出來。

這是葉最後刻字的那個小水壺,上面有一圈徐晨設計的象形數字符號。

字元寫的大大小小不算整齊,筆畫也十分稚嫩,但看起來卻別有韻味,充滿後現代藝術感。

“挺好看!”徐晨把玩一番之後放在葉的手中。

“謝謝!”葉略捧在手上,神情非常激動。

很快,所有的陶器都被取出來,在窯前的空地上擺了一大片。

數量有一百多個,基本上一個都沒破。

沒破的原因自然是因為用料比價紮實,所有的陶器都做的很厚。

裡面最多的碗碟和杯子,基本上能夠保證人手有兩樣,剩下的則是器型相對複雜的水壺,水罐等樣式,幾乎都有把手和耳朵,有些還有蓋子,因此這些對所有人的吸引力更大,大部分人都在爭搶傳看這些器物。

在母巴的帶領下,一群野人人手捧著一個陶器開始新一輪的狂歡,圍著土窯開始轉圈。

嗚嘎嗚嘎的吼聲震天響,把遠處河灘上吃草的野獸都嚇的緊張無比,鳥群更是撲稜稜在天空盤旋亂叫。

氏族部落,過的是平均分配的原始共產主義生活,這些東西都算是公共物品,不可能人手發兩個,因此一陣熱鬧之後,母巴便激動的帶著所有族人把這些精美的陶器送上山。

徐晨因為製作了這些陶器,被一群男人歡呼著一路抬回山洞,回去之後,這些陶器都被整整齊齊擺放在火塘四周的石板上,在母巴的安排下,一群人又嗚嗚嘎嘎的開始唱歌跳舞,足足歡慶了近一個消小時之後,這場陶器帶來的喜悅才慢慢消停下來。

有了陶器,生活方式自然也會發生極大的變化。

比如以前都用手捧水喝,現在用杯子就方便多了。

以前食物都是胡亂丟在石頭上,要不生吃要麼燒烤,現在用陶碗和陶盤裝,肯定也要乾淨為生的多。

而最近在山下製陶的過程中石板燒魚蝦打牙祭,徐晨還慢慢教會了舉和古等人用筷子。

雖然大家動作都很笨拙,但前後訓練了半個月,也全都學會了,另外一些族人也似乎覺得這樣吃比較有範,於是紛紛開始跟著效仿起來。

模仿,一直都是人類進化的源泉。

特別是葉和一群孩子,不僅模仿徐晨說話,還模仿他的舉止行為。

當然,其中還有許多是徐晨刻意的引導和訓練。

比如說話不能帶嘎,食物要洗乾淨,飯前要洗手。

特別是拉屎撒尿,為了改變窯廠一群人隨處大小便的習慣,他專門讓人在土窯附近挖了一個土坑當廁所,準備了許多寬大的樹葉用來擦屁股。

正是在他這種訓練和潛移默化的影響之下,一群野人最近的生活習慣好多了,拉屎之後再也沒有舔過手指。

如今真正的陶器量產出來,徐晨也開始進一步的引導這群野人開始更加文明的生活習慣。

比如喝水,一定要用杯子。

另外因為火塘一天到晚都有火,因此可以用水壺不停燒水,放在水罐之中溫涼之後飲用。

山上的泉水很乾淨,而且還帶著一股微微的甘甜。

但畢竟是生水,各種病毒細菌和寄生蟲防不勝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