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下雷堡,本以為會困難重重,在李鐵的幫助下,反倒是容易了很多。

在江湖上漂泊的人,要麼是的無親無故,要麼是嚮往自由,易了主就想要回家的,畢竟也沒有多少。

其中,當然也是李鐵做了一些工作,於是在打發了十幾個人以後,剩下的,就都安下心來繼續在雷堡做事。

更重要的是,雷堡之前已經油盡燈枯,連飯都開始吃稀的了,自打杜清酌來了以後,去養生一條街支了一萬兩銀子,至少雷堡已經衣食無憂了。

三堡已經成了一家人,眼看著雷堡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都已經安全渡過,誰會傻到這個時候離開?

所以離開的,都是雷氏三兄妹的親信,他們走後,自然是打算和雷氏兄妹去南邦。

有了雷堡的情報網,杜清酌突然覺得一切都容易了許多。

比如那個暴跳如雷的太子,他的行蹤,杜清酌就可以瞭如指掌,情報精細到,他一天跑了幾趟茅房。

以至於杜清酌不久以後就發現,這小子有個毛病,那就是五更洩。

同時,杜清酌還發現一個事實,每日黃昏都會跑來看自己,笑得風輕雲淡的龍雲軒,他其實現在是麻煩纏身。

拿下安平鎮這樣的大事,自然在朝中掀起了驚濤駭浪,幾乎稱得上是人人自危。

皇上害怕,是因為龍雲軒手握重兵,可以在大乾翻雲覆雨,一個不小心,把他的皇位翻過來也未償不可。

大臣們也害怕,細數和龍雲軒之前的過往,檢查自己和龍府有沒有過節,最終都發現一個問題,龍雲軒大戰西邦,只帶了三萬兵馬,糧草更是沒有一根。

當時他們奉了皇上的命令,不許支援龍雲軒,以至於龍雲軒登門求助時,他們都給龍大將軍吃了閉門羹。

事情有些混亂,朝中大臣分成了兩派,一是投降派,收起尾巴做人,每日為龍將軍高唱讚歌,龍將軍勞苦功高,龍將軍治軍有方,龍將軍……

這一派自然也是牆頭草,有朝一日龍雲軒失勢,他們也會立刻倒打一耙,於是龍雲軒對這種人只能敬而遠之。

還有一派,強烈反對軍權如此集中,每天必然要參上龍雲軒一本,有些文人言辭激烈,恨不得把龍雲軒說成是賣國賊。

在亂轟轟的朝堂之上,龍雲軒只能以不變應萬變,你們說什麼,我都不反駁,反正安平鎮在我手中,京城西門口,還有六萬龍家軍,有這麼硬的後臺在,你們也不敢把我怎麼樣。

皇上雖然恨,卻也不能像朝中大臣一般,真把龍雲軒弄急了,跺一跺腳,皇上都得顫上三顫。

老皇上只求安撫龍雲軒,讓這傢伙千萬別跳起來砸他的皇位。

於是老皇上總是一副愛卿才華橫溢,精忠報國,我對你賞識有嘉的樣子。

其實,每日下朝之後,他都會和幾位親信討論龍雲軒的動向,揣測龍雲軒下一步的動作,以至於每日操勞過度,髮際線退後半寸有餘。

在此時,最糟心的還有一人,那就是太子殿下。

之前他興沖沖去了沙漠,結果鎩羽而歸,十萬神兵讓龍雲軒搬個精光。

他怒衝衝去了安平鎮,被龍雲軒逼著鑽狗洞跑回京城。

後來他把主意打到了雷堡身上,以為雷堡已經勢弱,拿下雷堡是件輕鬆愉快的事情,結果橫空殺出個杜清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