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廷哈根。

蘭斯區貝克街45號,溫斯特家。

操勞一天的伊森·溫斯特警官拖著沉重的身體歸家,整個人彷彿被掏空似的,滿臉都寫著疲憊,乘坐一輛局長專屬蒸汽車停在門口,

伊森站立片刻,又擺出笑臉向家裡走去。

他的生活跟過去一年相比他的工作其實並無太多變化。

除了臂膀和胸口處依舊銜著劍盾警徽,職位也從小警長變成了區級別的警務長,掌管著本區的要務,可他實在開心不起來。

進門將制服脫下遞交給家中奴僕後,伊森叔叔直奔著廚房,

“親愛的,瞧我聞見了什麼。”

安菲兒女士正在專心致志的搗鼓著今天的晚餐,

即便家中已經聘請了管家和廚師,但安菲兒仍舊堅持著替丈夫做晚餐傳統,牢牢將他的心和胃一塊懸吊著,見到丈夫回來後驚訝的瞥了一眼時間,

“這才五點,我記得哥廷哈根所有警務局的統一時間是六點。”

“而這正是我正式就任局長後的第一道指定。”

伊森叔叔露出得意的笑,盡顯鹹魚本色:“為了大家身體和心靈的健康著想,提前下班是很有必要的事。

如果有誰被我發現敢私自加班,導致不必要額外競爭,我一定會讓他滾蛋。”

“天哪,你這樣下去遲早被警務廳解僱。”安菲兒翻著白眼,用手扶住額頭,有無數槽點卻不知從何開口。

“解僱我?如果哪位好心人這樣做那實在是謝天謝地了。”

死豬不怕開水燙的伊森叔叔對生活完全保持著擺爛的態度,

反正溫斯特牌火鍋店已經在哥廷哈根剛開上了第三家,保持現在的賺錢速度也已經吃喝不愁。

沒了兩個兒女的負擔後,溫斯特夫婦驚訝的發現,他們的生活質量不止一倍的提升。

不用操心任何麻煩事不說,隔三差五還能抽個空去北大陸任何一國旅行,說是提前步入退休生活也毫不為過。

“伊森,蘇菲昨天來信了,她在瑞恩過得相當不錯,接受了更良好的教育資源,也見識了廣闊的世面。

你女兒還說她認識了一個很不錯的男孩,這是她信中第一次提到異性朋友,絕不簡單。

我倒真想立刻飛過去瞧瞧,是哪家的孩子這般幸運。”

“咳咳……我建議最好別這樣,培養一個孩子的獨立性很重要。”伊森乾咳了幾聲表示反駁,“兩個孩子獨自外面,已經相當不容易了,何必要給他們繼續添麻煩。”

“可我卻不常見小夫的來信,現在為止似乎只來了兩封郵件,只有兩封哦。”

安菲兒說話時喜上眉梢,話裡話外暗戳戳的諷刺,伊森更寵愛的凃夫遠去的幾個月極少有動靜。

“男孩子表達感情的方式總是不一樣。”

伊森叔叔這樣說著,奇怪的攀比感總是令他們時刻分出高下。

按照慣例隨手在書架前抽出管家剛剛更換的今日份新聞。

除了不到1便士的《哥廷哈根郵報》、《莫爾河報》,家裡還訂購了好幾種報紙,《國際先驅報》、《太陽報》。

其中最特殊的還要屬《海上觀察報》,裡面記載的也盡是些跟拜亞風馬牛不相及的訊息,盡是些真假難辨的海上新聞,直接翻到了最新一期。

“瞧瞧,我們的斯帕羅先生最近都做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