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在世界上的地理位置,實際跟投胎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歐皇」們地理位置好,土地肥沃的國家天生就是富貴命,輕易努力一下就能成功。

「非酋」們一輩子拼命努力,恐怕跟人家的剛出生的擁有的東西相差無幾。

蘭蒂斯共和國位列北大陸西南地區的國家,三面均有海洋環顧,並不接壤其他當世大國,有著天然的屏障為保險,

國力強盛時也可作為海上運輸通道。

其南部地區有著名的比斯山脈,五千米以上的海拔冠絕南部,即便與更南側的巴尼亞王國有所接觸,也無傷大雅,

天然的地理優勢很輕易便能夠阻擋對方軍隊。

東中部地區則有廣袤無垠的平原、高原地勢,其國邊境大部分地區都被海洋和山脈覆蓋,全國三分之二的土地是平原和低地,土地肥沃富饒,物產豐富。

單憑自身優渥的條件,想不成為當世大國都是難事。

與蘭蒂斯相比,拜亞的地理位置就要遜色很多。

國內平原不如對方大,僅有北部地區靠海,海岸線既短又曲折,導致港口不多。

這種條件跟鄰國比較起來惡劣了許多,不過也正是在這種環境下培養出來的拜亞國民,總有種光腳不怕穿鞋的拼命三郎「氣質」,

才能在這二十年打遍周邊無敵手。

蘭蒂斯想要繼續擴張,成為南部的唯一大國繞不開拜亞,威廉二世統治下的拜亞,要有所成就只能從蘭蒂斯下手。

兩國都想著斷掉了最近的威脅後,才有與隔海相望的瑞恩、東邊來勢洶洶的薩羅倫帝國對峙的資本。

所以雙方几乎每過幾十年,此消彼長必會產生一次大戰。

其東北區域還有兩個中小國作為屏障,在這次戰爭中保持中立地位,但誰都清楚若是這次戰爭贏家極有可能一併蠶食。

除此之外,超過一千公里以上的直接接壤的邊境線,這便是蘭蒂斯唯一的弱點。

大片的森林地貌暴露在對方刀下,拜亞軍隊只要越過邊境線,長驅而入,便能搶佔身後大量平原地貌,平日富饒的平原土地則成了漏洞。

所以蘭蒂斯才動用了幾十年時間拼命砸錢,才修築了一條固若金湯的威爾瑪防線。

這道以堡壘、壕溝為主,配置大量機械化武裝力量的大工程時至今日,也不過修建五百來公里,只因蘭蒂斯的另外一半不少都是崎嶇的山路,不易通行。

雙方都不敢在防線投入大量兵力,又不敢太過懈怠,頂多扔一部分兵力在此對峙,真正主力部隊會集中在蘭蒂斯東北部,拜亞王國西南部地區決一死戰。

那個地方,也是曾經拜亞王室弗雷德里希王子,被髮配到的諾伊別州,同時也是威廉二世帶領親衛軍的目的地。

從哥廷哈根出發,六百公里的距離只用了一天便抵達了諾伊別州。

大概是以往出生中華的經歷,去哪裡都是動輒幾百上千公里的路程。

即便乘坐高鐵、飛機也要大半天時間,而今日所謂的對外「遠征」。

不過五百公里,只用了區區一天就到了。

相當於以往凃夫跨省的距離,這種地理面積上的差距,總有種說不出來的魔幻現實感。

一路上相當平靜,沒有襲擊、沒有叛亂、沒有襲擊軍隊的暴民,連陷阱都沒有遇上,

甚至平靜得有些太過分了。

拜亞邊境大量的平原、山地並沒有阻礙一行人的前進速度,在威廉二世的英明帶領下。

何況,一路上少說兩位以上的半神隨行,自然不可能出什麼亂子。

「喂,凃夫,我們已經

到諾伊別州府了,你快醒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