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文藝青年(第2/2頁)
章節報錯
決定之後他便不再猶豫,原先怎麼都揮不動筆的手,快速在紙張上劃過,他飄逸的字型不帶絲毫停留。
靠記憶倒是回想不起完整的詩句,但憑本能在紙上快速略過,也不自覺的念出後面的詩句。
瞧見凃夫前後的反差,幾人都忍不住想打量起他的大作,可惜凃夫的速度太快,完全不用思考一氣呵成的寫完。
落筆的瞬間便合起了試卷,他完全是靠肌肉記憶迅速將那首詩完整的默寫下來,即便有模糊不清的地方也一筆帶過。
也差不多過去小半個小時,其餘參賽者的詩歌作品也一一作答完畢。
這樣的比賽對人文社科院的學生來說並不算難。
尤其是熱情奔放的哥廷哈根大學,最差都是中產階級出生,從小對詩歌、樂曲這類高雅的愛好耳讀目染,有天賦的學生不在少數。
前五分鐘有思路的基本都寫完了,若是一直想不出來的直到最後也寫不出來。
幸好,只需要從團隊中中挑選兩份質量上佳的作品,然後直接遞交給主辦方即可。
這時,艾琳娜·魏瑪率先提議,“不如我們先相互檢查,然後選出質量上佳的兩篇優先遞交上去。”
見大家都沒有意見,也趁著這個機會,魏瑪小姐不經意的拿過凃夫剛剛的答卷,裝作因為是執行公事的原因才去賞讀。
這是一篇較長的詩歌,跟她那篇用詞反覆斟酌,顯得生澀的詩歌完全是兩種風格,每個篇章都簡樸而整齊,文字中帶著悽美和淡淡的傷感。
全篇沒有特別的隱喻,但每句話每個字都蘊含著強烈的個人情感。
全篇讀下來令人動容,倍感遺憾。
“卡佩先生,不如把你這篇就交上去吧,沒有比這更合適的作品。”
魏瑪小姐沉默了一下,將這篇詩歌輪流交給其他幾人觀賞。
“咦,這是你寫的?”
“很不錯的作品,甚至不亞於很多成名已久的詩人。”
“我猜這首詩對在場不少人的轟動一定不亞於電燈。”
在看過之後無論是公子哥戴維,還是史學少女貝拉,在快速瀏覽過這篇作品後,自小培養的文學素養使他們同時意識到這是篇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
克蘭和戴維更覺得遺憾的是,如果這篇拿給他們,這會兒大概都勾搭上文學系的少女了。
這樣的作品用來比賽,實在令他們覺得很遺憾。
經過幾人的一致商量和比較,最終還是由魏瑪小姐將她和凃夫這兩篇詩歌遞交上主辦方的老師。
“你好,我們是密大人文社科學院的學生,這是我們小組要遞交的作品。”
“密大的人文社科院?”
接手的老師輕鬆笑了笑,這個專案主要是兩校人文社科院之間的比拼,恰好兩家高校這方面都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專業,比試起來倒也有趣。
他隨手瞄了眼題目,其中一首是名為艾琳娜·魏瑪的《一滴淚》。
這首的詩歌先不談質量怎麼樣,光是魏瑪這個姓氏就足以值得拿滿分。
於是他將目光瞥向另一首,那是首標題很長的名字,題目簡樸又意味十足的詩歌作品。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凃夫·卡佩。
------題外話------
ps:大家猜到這首了嗎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