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社科院參賽組討論會的第二天,凃夫便按奈不住腦子裡的想法,趁著開學前這段日子無事。

跟公子哥戴維.史密斯一同去哥廷哈根的東部碼頭區,由東北方向一路開過去足有六十公里的路。

讓凃夫意外的是,戴維很重視這件事,提前便租賃了一架就近的飛艇。

這些瑣事一向由他的管家來處理。

從密大出來後不久,乘坐戴維的私家蒸汽車一路開往最近的飛艇基地,原先半個小時的路只用了一半時間不到,凃夫便見到了那艘縱橫天空的龐然大物。

上半部分皆是由金屬骨架為框架,皮革用來包裹艇身,背後還有一個風力推進器,而真正能坐人的便只有巨型皮筏底下安置了一節如火車車廂般的私密空間。

美麗的金屬線條環繞,黃銅和黑鐵紋路的互動之間,在金屬縫隙間還專門留了觀光玻璃。

在僕人開門過後,艇身內部的環境則更豪華一些,一層乾淨的紅毯提前鋪在地面,精緻真皮座椅旁還放在了兩瓶貼滿標籤的紅酒。

還有專門的書櫃鑲嵌在牆壁上,好幾盞煤氣燈分別放在幾個書架角落,溫暖的光芒為這座封閉空間帶來了光明。

向來只用一盞燈的凃夫,強忍著關掉剩下那幾盞燈衝動,就跟安菲兒嬸嬸洗衣服禁止只洗一件那樣,這簡直就是在犯罪。

“卡佩先生,如果乘坐蒸汽火車至少需要兩個小時,而飛艇只需要四分之一的時間。”

戴維.史密斯以主人的身份主動介紹這裡的一切,溫和笑道,“我父親總說,沒什麼比時間更值錢,如果金錢能換來時間,他會毫不猶豫用全部財富換取青春。”

凃夫聽到這話差點脫口而出,“要換嗎?”

雖然連蒸汽車都沒坐過幾次,在看過後便安之若素,這也沒什麼了不起的,以往自己也經常乘坐上億的交通工具上下班。

每年都跟世界五百強有商務往來,定期保持合作關係。

每到逢年過夜,五大銀行都會輪流送上問候,擁有不菲見識的凃夫當然沒把這些放在眼裡。

他與對方交流時雲澹風輕,待到飛艇後的扇葉不斷旋轉,在稀薄的雲層中翱翔時,底下的建築越發變小,幸好也只維持了幾百米的高度,橫穿雲層過後凃夫便見到更多飛艇在天空穿梭。

哥廷哈根的高空交通工具早就十分普及,有王室和貴族專屬的標誌旗號,有從事媒體商務的企業,甚至如果普通人願意花費高昂的價格,仍然可以選擇乘坐公共飛艇。

從上向下看,密密麻麻的高樓林立,巍峨的商業大廈,直入雲霄的天主大教堂,威嚴的國會大廈,也只有在王都哥廷哈根,才能窺見這個城市的繁華。

可惜中心城的希爾王宮上空禁飛,不然倒是有可能解鎖這片區域。

誠如戴維所說,只要加的燃料足夠多,便能用金錢換取時間,才半小時不到飛艇便開始下降,在碼頭區尋找起停艇位。

東部一帶的碼頭區無疑是莫爾河的港口,拜亞王國的絕對進出口貿易中心,每天都會駛進駛出幾百艘蒸汽船,將各地的原材料透過哥廷哈根的工廠加工後,再運往世界。

即便比起莫斯利那樣的金融區,碼頭區的港口是另一種忙碌,無數水手和搬運工像螞蟻一樣勤勞,在蟻后的指揮下有條不紊的分配著各自的工作。

凃夫和戴維的到來顯然打破了此地的生態,從他們在飛艇上下來被管家一路引領帶著坐上蒸汽車,就註定跟此地的人不在一個世界。

“史密斯先生,碼頭區的總負責人叫米羅,聽說您要過來後他已經準備好一切。”

史密斯家的管家保持著職業化笑容,他早就為自家的少爺打點好所有。

專業的事情就交給專業的人去打理,戴維要做的只是管理他們,在碼頭區史密斯家共有五家工廠,從事紡織業的加工廠,一家布廠、磨坊、一家油坊還有一座礦場。

凃夫輪流造訪,儘管知道這些地方環境惡劣,卻也很少有機會見到工廠內部的環境。

率先到達布廠時,裡面每位工人都坐在屬於自己的位置,努力搖晃著面前的織布機,沾滿機油的鐵鏈上混凝著汗水。

或許是為了節省能源,連燈光都沒開幾盞,與剛剛的飛艇裡完全呈現出兩個世界,昏暗的環境之下,凃夫看不太清他們的臉。

無錯

一眼望去,似乎有男工也有女工,他們為了夢想來到這個希望之地,更是不缺乏年幼的童工,坐在這個跟年齡不符的地方賣力的工作著。

越是瞭解到戴維家背後的觸及的產業之龐大、密集,戴維距離被吊在路燈上的機率越來越高。

“我記得拜亞不是出臺過禁止使用童工的政策嗎?”

凃夫下意識的皺起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