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斯卡史塔克大會堂。

年輕的威廉二世演講十分成功,他站在演講臺上款款而談,談王國未來、談國際關係,年輕的嗓音裡流露著一股鋒芒。

底下的密大學子則沉浸國王承諾的美好未來中,強烈的自豪感在每個本民族的學子心中生起。

密斯卡校內從其他國家留學的學子身處這樣的氣氛中更是暗自記下今天的所見所聞。

一個國家如果國王和民眾都是一條心,將生產資源全部轉換為對外戰爭的武器,上下擰成一根繩一致對外, 即便能打贏只怕也要自損大半國力。

拜亞跟北大陸其他國家不太一樣,起碼這樣強烈的民族情感在北大陸那些富強已久的國家感受不到的。

尤其是鄰近拜亞西邊的蘭蒂斯共和國,哪怕經過長期的動亂和王朝迭代,長期的積累使得國富民強底蘊仍在。

可當蘭蒂斯忽然注意到鄰國成長為龐然大物時,已經來不及了。

凃夫聽威廉二世的口氣,越發感覺可能在未來五至十年間拜亞和蘭蒂斯大機率有一戰,這將決定北大陸南域的霸主歸屬權。

實際上,第101屆高等選拔之後的這個假期裡, 凃夫便一直在翻閱麥格文教授那裡薅來的歷史書,也研究過這個尚武的民族和國家過去幾十年崛起的歷史。

嚴格來說,現在拜亞取得的成就跟臺上的威廉二世並沒有什麼關係。

從上一任拜亞的國王威廉大帝(一世)國家開始積累了資本原始,那時的拜亞並不算強,國內十二個州四分五裂,各個邦國誰也不服誰。

在國際領域更是在資本大國間博弈時被當做棋子,是隨便欺負的小國、弱國。

威廉大帝著手工業化道路的改革,在其執政生涯中幾乎沒有犯過任何錯誤。

改革軍隊,改善外交關係,最重要的一步啟動用了當時除了在外交工作有所建樹,幾乎毫無名氣的保守黨成員蒂洛·索倫斯先生為首相。

一王一相兩位真正的大人物聯手改革羸弱已久的王國體制,一個主內一個主外,有了威廉大帝的應允,那位行事風格極度強硬的首相非但扳倒了國內的老貴族集團,還徹底改革了國內固化的體制。

不但如此,首相蒂洛·索倫斯先生在國際政治舞臺也有建樹。

談判、通商、航海殖民一手抓, 在軍事領域改革原有老式體制,二十年間發展出一支成熟的機械化部隊和海軍,對內親成就更是兵不血刃地整合了拜亞十二個州,崛起後第一件事便是教訓了除蘭蒂斯以外的鄰國。

如果沒有威廉大帝和現在坐在首相位上的索倫斯先生,就絕對沒有現在的拜亞王國。

“要不是威廉大帝沒有發明過現代科技和抄襲過什麼東西,我真懷疑這人其實是穿越者。”

聽著臺上的威廉二世誇誇其談著王國的成就,凃夫的思緒則全飄到了另一個時空。

不過自從威廉大帝病逝以後,霍亨索倫王朝的大權就旁落在最大功臣蒂洛·索倫斯首相身上,那時年幼的威廉二世剛剛繼承王位。

年幼的國王根本沒有與首相扳手腕的能力,只要他願意隨時都能顛覆這個國家的政權,可在那之後的日子王座始終姓霍亨索倫。

這樣一個龐大國家將權力完全集中在一個人手裡,縱然這個人再偉大,為國家做出過再大的貢獻。

如果他有讓整個王國生存或者毀滅的權力,那麼上到貴族下到平民無論是誰都會感到害怕。

到了現在,首相大人的形象在拜亞民間已經從國之棟樑,變成了貪戀權力的弄權者,甚至連他以往塑造出的軍神形象,也開始被人刻意抹黑,終於在一天天的日子裡成為人們眼裡不可理喻的暴君。

“毫無疑問,我們出生在一個偉大的國家,經歷了許多磨難和痛苦,也取得了一些傲人的成績, 但現在我們的國家面臨著一個巨大的問題。”

直到氣氛烘托到了,威廉二世才談論起真正想說的東西,他挺起身子抬高頭顱,一字一句道:“從我父親治理拜亞開始,為了走工業化道路已經耗費了不少資源,這就像一個無底洞,每年都消耗大量財政,支撐著現在的道路。

那麼,請問各位先生和女士們,我們現在應該停下手頭的工作嗎?然後回到以往那段日子。”

“絕不!”

人群中不是是誰立刻大聲喊道,大會堂裡接二連三有人喊起了同樣的口號,當氣氛上來時這樣的聲音立刻佔據了上風。

這個回答也讓威廉二世十分滿意,他同樣重重咬牙道:“當然不行,每一位正直的拜亞公民決不允許這樣的事再次發生,因為我們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決不能半途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