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枚導彈按照各自的軌跡都在高速移動,三枚海紅旗導彈在接近目標時,開啟了主動雷達,進行目標鎖定和攔截。

但對方的導彈同樣具備一定的突防能力,在末端進行了角度的微調,第一枚攔截導彈與其擦肩而過。

但緊接著,第二枚海紅旗再次襲來,靠著貼海飛行引起激波的彈躍,對方導彈堪堪避過了第二枚海紅旗。

柳剛從雷達上看到己方兩個光點就這麼和對方的光點擦肩而過,表示並沒有攔截成功,眉頭也開始緊鎖,攔不住嗎?

好在很快第三枚海紅旗風馳而至,在與對方導彈交匯時,這次並沒有發生擦肩而過的情況。

隨著雷達上兩個光點的重合,同時的,兩個光點在同一時刻都歸於沉寂,攔截成功!

艦上包括柳剛在內的所有船員都長舒了一口氣,相對於攻擊導彈,攔截導彈本就存在一定的攔截成功率,通常三分之一。

而己方這次用三枚導彈攔截住了對方一枚導彈,說明己方導彈攔截能力是合格的,第一項實戰檢驗,過關!

但他們並不敢因為第一次的攔截成功就鬆懈,對方五艘艦艇,只一枚導彈過來,如果是假想航母,不可能只是這種程度的攻擊,所以對方明顯只是小小地先做一下試探。

柳剛他們稍稍鬆一口氣後,便又緊張起來。

果然,過了還不到10分鐘,雷達兵再次提醒,對面又有目標飛來,而這次是,40枚。

柳剛已經看到了雷達上密密麻麻的光點快速地向己方的方向襲來,每一個毫無疑問都是一枚反艦導彈。

40枚反艦導彈,這應該是按照實戰進行的一次第一波真正的較量了。

“通知2號艦一起,協同鎖定目標,導彈準備,發射。”柳剛再次下達指令。

他們一艘艦是112個垂髮單元,並且也不可能都裝艦空導彈,所以需要和跟來的另一艘一起,兩艘艦協同才能達成攔截的效果。

很快,兩艘艦上120多個垂髮單位保護帽開啟,接連的白煙湧起,數不清的己方導彈劃破天際,朝著來襲的目標飛去,在雙方交匯處,不斷地發生爆炸。

濃煙過後,柳剛看雷達,發現對方仍有三個光點並沒有消失,而是突破交匯區,繼續朝著己方附近的靶船飛來。

但他並沒有驚慌,這本來就是正常的,攔截率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40枚漏了三枚,總體是合格的。

“近防炮準備。”柳剛下令。

很快,艦上一門可以自由旋轉的火炮開始調轉方向,朝著導彈來襲的方向瞄準,它就是1130近防炮。

3枚導彈掠過水麵,越來越近,柳剛的艦在靶船前方,可以預先對導彈嘗試進行近防攔截。

在距離幾十米的地方,近防炮開啟。

隨著‘突突突’的聲音,炮管高速地伸縮抽動,在炮口前兩米的範圍持續地保持著火光。

近防炮是個吞金巨獸,1130一秒鐘可以打光一萬發子彈,每發成本1000元,一分鐘京城一套房,完全符合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的氣質。

但它的效果也確實不是吹出來的,隨著1130連珠炮一樣的密集發射,對面漏網的三發導彈縱使有突防手段,但這麼近的距離下,依然很快被跟蹤擊中,變成碎片。

艦上的大夥也都不約而同地握了握拳頭,這兩撥攻防,已經證明了己方艦艇卓越的效能。

如果在實戰中,己方即使後敵發現,依然有足夠的能力防禦住對手一輪密集的導彈攻擊。

而且真實狀況下,航母都是編隊出行,以己方2號航母為例,編隊包括了5艘驅逐艦,3艘護衛艦,以及不同數量的攻擊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