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想跟這位聊了,說道:“行,剛才感謝你了,你也去忙吧,咱任務還挺緊的。”

說完便打算回自己位置。

江凡沒暴露名字一方面是不想驚動大家幹活,另一方面也是方便了解一些情況,自然不會這麼就放他走。

於是跟上去跟他聊了起來,主要聊了聊他們這些實習生來這裡還適應嗎?有沒有什麼困難需求之類的。

朱列當他是在提前瞭解自己之後的實習生活,也都一五一十跟他說了。

後面江凡也順道瞭解了下目前航發空氣動力這塊整體的推動情況和難點。

談到這個朱列便開始提了,說到其他模組因為有江總給的更新更前沿的資料,所以推動速度都比較快,效能指標提升的越來越高。

而他們這塊的空氣動力因為江總沒有給這一塊的資料,所以基本還是在延續原有的進度在進展。

江凡聽後點點頭,確實如他所料,雖然空氣動力這塊負責人在他面前是展現了一種不畏困難的精神,保證不拖後腿。

但實際上來說還是會非常的困難,畢竟別的部門有他給的資料,所以可以把30年的差距一年或者幾個月就把追平。

但空氣動力這塊,當初青年人說了所有資料都缺失了,所以這就是個天然短板,不是光靠努力和毅力就可以把30年一點一滴積累的技術差距一朝抹平的。

江凡覺得如果有可能,還是得想想辦法,木桶最終裝的水量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板。

如果空氣動力這塊缺失了,和其他方面的進步不匹配,無疑會大大降低最終整體成品發動機的效能。

江凡琢磨之間,朱列回到了位置,開始在電腦上研究起自己的工作內容。

江凡思考完後,看到朱列對著電腦3D圖在琢磨,還不斷切換著應該是發給他的工作內容,大概意思是:

‘在後續發動機推力噸數變大,其所承受的空氣衝力也將成倍擴充套件的時候,如果還能保證在高亂流下,尾噴火焰還要能穩定地燃燒,應該要如何進行結構調整。’

看朱列苦思冥想的樣子,顯然是覺得很困難。

江凡笑了笑,這小夥子做事還很認真的。

朱列察覺到了江凡的動作,以為他在笑話自己,說道:“你還別笑,這個問題沒你想象的那麼簡單,風力增加後火焰應力穩定的難度可不是線型增加,而是幾何倍數增加。

可不是你學校學的那幾個小技巧可以解決的,你可能連問題本身還沒理解透,咱們這邊幾個高階研究員和專家研究員都沒弄出來,給我們只是讓我們借這個思考學習下,你在那邊笑啥笑啊。”

朱列嘟嘟囔囔說完最後幾句,也是有點不高興自己被人看低。

江凡也覺得自己笑的確實有點不合時宜,那就幫他解決掉這個問題算作補償吧。

於是上前指著他電腦上的圖形道:“其實也不用想的這麼複雜,你把結構調整一下,把氣流進來後的自由渦變成脫體渦,從攻角進入,利用剪力的疊加就可以降低氣流對尾焰的干擾,從而提高升阻比。

......”

江凡詳細給朱列做了講解,朱列本來還每當一回事,但聽著聽著,好像確實是這麼回事啊,嘴巴長的老大,看著還在滔滔不絕給他講解的江凡,直接目瞪口呆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