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專家,你們站攏一點,我給你們拍個照。”這時候旁邊一個助手走過來道。

咔嚓一聲快門,拍立得照片送到了他們手中。

上面,兩位年長卻依舊風華的院士將一個年輕人包護在中間,他們三人,共同成就了055a這艘最強海上鋼鐵護衛的誕生,而這張照片,也將永載史冊。

......

軍艦一路前行,過程中經過很多個島嶼,馬偉明便指著這些島嶼給江凡介紹,這便是我們的南沙七子,是我們用吹沙填海的技術造出來的七座人工島嶼。

包括了美濟島、渚碧島、永暑島、華陽島、赤瓜島、南薰島以及東門島。

而這其中最有名的,就屬這次的目的地永暑島了,它是三沙市南沙區政府駐地。

它具有大面積環礁,可擴充套件性強,以及地理位置極佳,所以當初建海洋觀察站選它等很多優勢。

但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關鍵這座島上由於獨特珊瑚結構竟然有淡水,這在整個南沙諸島都是極其罕見的情況。

要知道,淡水在這些遠離陸地的島嶼多麼珍惜,要想在上面駐紮人,需要大量用飛機貨輪千里迢迢運送淡水過來,而且這個運輸過程在某些特殊時候是否存在風險,這都不好說。

這也是當初我們吹填這個島的時候,別人笑我們傻,得不償失的原因,結果這麼豐富淡水資源的出現直接讓他們傻眼。

所以這也奠定了它在七子中獨領風騷的地位。

軍艦航行最後進入永暑島。

永暑島整體形狀像一顆子彈,只是子彈尾部缺了一塊,一直延伸到腹部,這就是專門打造出的停靠軍港。

停泊後,一眾人員上島休息和補給,這基本就是一座小城市,居民樓、醫院、超市、娛樂設施應有盡有,甚至還有一條3000米的跑道,可以起降任何大型飛機。

江凡做了一番參觀和體驗,最後來到了永暑島紀念室。

裡面存放著一些鐵皮、遮陽傘這類的物件,江凡不知道為什麼放這些東西,等他看完掛牆上電視裡放的局座的介紹和當時照片後,才明白其中含義。

當初永暑島就一塊露頭的小石頭,三個人站上面都轉不開身,而幾十年前大家的觀點是先把陸地經濟弄好,要什麼海洋?

海軍也沒法子,就派幾個戰士到礁盤上站崗,住窩棚一樣的高腳屋,插一面紅旗。

平均溫度40攝氏度,常年高溫高溼高鹽,多臺風,一個海浪就能把人給打下去。

而那種睡下後四周除了海浪只有無盡孤獨的心情,更是難以用語言來描述的。

但他們守住了,只因為他們身後的那面紅色旗幟。

也正因為他們的堅守,才將只有立錐之地的小小礁盤變成了今天可以跑飛機停軍艦的永暑礁。

江凡看著圖片眼睛都有些溼潤,戰士們實在太可愛了。

而在他轉頭的那一刻,他看到了那面被儲存在玻璃櫃中的當年的紅旗,雖然經歷雨淋日曬已經顯得很破舊。

但它就是一顆種子,埋下去就能開出最燦爛的花。

江凡甚至都有些猶豫要不要把它帶走,但想了想,他就釋懷了,這面紅旗早已幻化成一種精神,印刻在每個參與和見證過這個過程的人的心中,它早已不朽。

江凡拿完旗幟,在島上餐廳吃了頓飯後,就準備回去。

055a也完成了這次的巡海和補給任務,準備返航。

但就在這時,艦長接到指示,在公海某海域,發生海盜劫持柬商船事件,柬向我求助。

055a離那片海域最近,特命趕赴救援。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