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這叫優秀?(第2/2頁)
章節報錯
甚至這幫一向清高自傲的知識分子,心裡都還有一種賭氣的心態,這麼點小夥子憑什麼來當我們的領導?哪怕是名譽的也不行。
江凡倒沒想這麼多,他是慶幸,好在找青年人要了電化學以及電池方面的知識貼片,不然怕連問題都聽不懂,就糗了。
現在的話,江凡對於研究員提出問題的關鍵點和癥結一清二楚,接著便是到知識貼片中尋找解決思路,很快找到。
清了清喉嚨,對研究員解釋道:“用鋰金屬做負極的思路是沒錯的,關鍵在於解決它膨脹收縮的問題。
可以在裡面加入鎳鈷錳這些合金,來中和掉它的膨脹特性,要達到這個目的,需要對這些稀有金屬的配比有一個定額,你拿張紙我給你畫一下。”
研究員拿來一張紙,江凡給他列了十幾種金屬及非金屬物質,並寫出了每種的用量及配比,並從化學原理角度給他解釋了這麼配置的原因。
研究員聽後,有種撥開雲霧見青天的感覺,太牛了。
“好,我這就去按這個調配。”研究員欣喜地接過江凡的紙,興沖沖地往實驗室跑去。
魏強以及其他幾個教授聽到方桉後也一臉恍然的表情,這種精妙的配方以及相互之間的作用關係,這位是怎麼想出來的?太神了吧,難道他真是電化學界的韋神?
一個個專家教授看向江凡的表情都充滿了愕然,但緊接而來的是敬佩,這一位如果是這種實力的話,當聯合研究所所長一點問題都沒有啊。
魏強同樣吃驚到都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這小同學可真是深藏不露,朱教授也不跟我說一下。
哦不對,他說了,說這是一個優秀的學生,但這哪能叫優秀啊,叫傑出、卓越都不過分。
至少這位剛剛輕鬆解決的那個問題,他們一幫子所謂領域專家泰斗級的教授昨晚想了大半天都沒一個想出來的。
這個老朱,害他差點出了一回糗,回頭一定要讓他請自己一頓補償一下。
參觀完研究所,中午大家也一起吃了個飯,下午稍事休息後,魏強召開了周度會議,主要的專家教授參加。
這個會一方面是正式歡迎一下江所長,另一方面也是討論一下近期研發的戰略、方向和節奏。
只是這一次和以往魏教授代為主持不同,既然江所長來了,自然是由江所長來主持。
江凡對於主持這種戰略會議倒不憷,在山川礦業鍛鍊當高管時這種會議他主持的多了。
魏教授先把面臨的情況介紹了一遍,最關鍵就是研發進度,上面給的資料把核心難點都解決掉了,但諸多小瓶頸依然阻礙這開發進度的快速推進。
其次就是關於大洋彼岸對手碼四克的特撕辣一個月後要推出的汽車新品。
據說要裝載最新的4680電池,所謂4680電池,並不是什麼電池本身技術方面的突破。
4680只是尺寸的代名詞,就是直徑高46毫米,高80毫米的大圓柱電池,尺寸變大,使得容量提升,他比目前使用的21700電池,多5倍容量。
也就是原來一輛車裝1000節電池,每節電池的容量為1,體積也是1,現在把每個電池容量提升到5,能量密度沒變,所以體積也變成了原來5倍。
本來一輛車能搭載1000節,因為單節電池體積變成原本5倍,所以就只能搭載500節了。
&nl水杯喝一杯或者100ml水杯喝5杯,在能量搭載上沒有本質的區別。
而它之所以能增加續航,是因為提升了成組效率,數量減少大大降低電池管理的難度,提高續航。
包括其真正的黑科技也就是自研的無極耳技術,這個設計能大大降低內阻和發熱量,極大提升電池安全性和使用壽命。
所以根據魏教授他們的估算,對方這一次相比第一代4680的16%續航里程的提升,這一批次推出的產品續航增加可能會達到40%,也就是普遍的續航里程就可能從550多公里提升到接近800公里左右,這將大大沖擊國內的電動車市場。
如果這一波讓對方搶佔了先機,丟掉了市場,後面即使研發出更好的電池技術,對方依託市場本身就可以更快地迭代,而且消費者品牌認知等一系列因素讓別人形成壁壘,很可能在這一輪新能源競賽中就會絕對地處於劣勢,甚至最後被徹底打掃出局。
魏教授講述這個現狀的時候大家面容也很肅穆,這是他們這個研究所,也是華夏動力電池及電動汽車產業面臨的現狀,但因為時間太緊了,他們暫時也沒有好的辦法來應對。
“江所長,這個問題你怎麼看?”魏教授看向江凡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