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凡拿出全屏手機一樣的地質勘測儀,還是按照以前的操作,敲擊了兩下玻璃螢幕,儀器便開機了。

勘測礦物調整成鋰礦,先是對準一個方向,照了一下,倒確實出來一些,不多,位置也被標註了出來。

江凡把拉縮成正常地圖一看,臥槽,跑阿三那邊去了。

這才發現自己對照的方向有點問題,趕緊又調了個方向,再次舉起地質勘測儀。

立刻,這一側的廣角的山體體貌全部都呈現了出來,而且直接轉化成半透明狀的了,

稍微調調角度,江凡在儀器螢幕上把500公里地底的大體輪廓構造也都呈現了出來,

半透明的,其中山體有密度高的、有密度低的、包括有空洞的都透過顯示屏做了一些易視化處理後呈現了出來。

在勘測儀標註的離他大概400公里左右的達布拉區域,江凡在地底處發現有大面積的泛著光的實體塊狀叢集,規模非常龐大,在整個透明化山體的視覺呈現中顯得分外突出。

“有戲。”江凡喜出望外,下面就是等一些分析的相關指標了,儲量、型別、大致深度這些資訊全部都給呈現了出來。

而結果也是喜人的,從勘測儀屏顯示出的最終資料來看,這一塊的鋰資源儲量達到了驚人的800萬噸,而且都是鋰輝石,多數也屬於偏淺表的礦,比較容易開採。

“可以可以。”江凡尋思800萬噸絕對屬於世界第一大鋰礦了,對華夏而言也夠用不少年了。

有了這些礦,華夏怕就要從鋰進口國變成鋰出口國了,足夠支撐華夏把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起來。

“這波的收穫可不小。”江凡趕緊拿出隨身帶的紙質地圖,按照地質勘測儀把具體鋰礦的位置、儲量、深度全部都做了標識。

然後不多做停留,便驅車回到貢嘎機場,飛往下一個目的地。

因為第一塊地區的重大收穫,所以江凡也沒必要把十幾個目的地全部飛完,花了兩天時間勘察了5個目的地後便完成了整個勘測。

而結果也是喜人的,5個目的地總共發現了3處大型鋰礦,加上一些零星小的,總的儲量達到1100萬噸。

如果用價值來估算,這兩年電池用碳酸鋰的價格可謂是飛漲,2020年6月還只有4萬元每噸,到2021年8月,一年多的時間,便漲到了16萬元每噸,漲幅達到400%。

而到2022年5月份,更是漲到了近50萬元每噸,半年多的時間,漲幅再次達到了300%。

相比2年前同期,更是達到了1200%漲幅,可謂是駭人聽聞。

1100萬噸儲量,也就是5.5萬億價值,超過瑞士去年gdp總和,幾乎是富可敵國了。

江凡微笑,有了這些,就可以讓國外那些陰謀家的詭計徹底破產,順便也能讓驚報這樣的不良報紙徹底閉嘴。

完成所有鋰礦位置的標註後,江凡回到蓉城,把地圖交給了張峰,就靜待結果吧。

......

江凡這兩天忙著找礦,其他人也沒有閒著,有些比如必雅笛和寧得以及相關動力電池企業的老總,都在積極溝通各方途徑去嘗試有沒有辦法從別的渠道搞來鋰資源,但結果無疑是收效甚微的。

包括研究所這邊,雖然魏強他們只負責研究,不負責生產銷售這一塊,但如果研發出來的東西沒法量產,沒有銷路,那研發的價值也將大打折扣。

所以他們一方面不敢放鬆研發工作,另一方面也時刻關注著這方面的進展。

“孫教授,你說這一關能過得去嗎?”魏強研發之餘休息時,也和同為特聘教授的來自寧得的孫教授閒聊一下。

孫教授略顯無奈地笑了笑,道:“懸,咱們的動力電池,最核心的就是鋰,就它天然的能量密度最高,如果它被斷供我實在想不到有什麼替代材料啊。”

魏強想了想道:“你們寧得的鈉離子電池呢?有機會嗎?”

‘氫鋰鈉鉀銣銫鍅’都是同族元素,具有相似化學特性,既然鋰可以做電池,納是否也可以?

這個嘗試其實從上世紀80年代就做過,而去年2021年7月份左右,寧得時代也釋出了第一代鈉離子電池,算是為了應對如當前這樣可能的困境的一個備選和補充。

孫教授搖搖頭:“鈉離子體積太大了,你知道的,相同體積鈉離子儲電量只有鋰的一半左右,而且鈉離子電池的迴圈次數比較少,不耐用。

雖然我們透過一些技術儘量發揮了它的長處,一定程度規避缺點,但這種天然的缺陷還是難以避免,尤其在電動汽車這種對體積要求很高的地方,如果用鈉離子作為主線,我們永遠會比國外用鋰離子要低一頭。”

魏教授點點頭,他心裡其實也清楚這些,只是實在沒辦法之下抱著最後的希望問一下。

“那看來我們只能抱希望能解決掉鋰來源的問題了。”魏強嘆一口氣道,突然他想到了什麼,對孫教授道:

“對了,這兩天你見到江所長人了嗎?”

孫教授搖搖頭:“沒有,那天他去你們必雅笛開會之後就沒見他,好像那天就是討論鋰被斷供的事吧,我們寧得老總也去了。

你說江所長這兩天不在,不會是在解決這個事兒吧?”

魏強笑笑,道:“江所長學術上確實厲害,這我服。但鋰礦斷供這屬於商業甚至外交層面的問題吧,哪是他一個學者能夠解決的,不可能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