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說的是他?(第1/2頁)
章節報錯
江凡聽到張峰的邀請,有貼片他也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答應。
......
魏強這邊,主要召集了部門的一些核心人員,包括原本其他幾個公司和他同等級的首席科學家,以及一些高階研究員。
“老魏啊,找我們過來是什麼事?有新思路了嗎?”一個年紀和資歷都和魏強差不多的寧得那邊的特聘教授問道,他剛剛帶著小組正在突破一項重要的具體技術,就被魏強喊過來了。
“我把大家叫來是想告訴大家一個好訊息,我們動力電池的突破,很快了。”魏強說話的時候都有些難掩心中的激動。
“哦?”與會的人聽到這個訊息也都怔了一下,今天剛剛才實驗失敗,才幾個小時,你說很快就要突破了?有點開玩笑了。
難道說你從這次失敗中總結出了什麼?也不對啊,一起參與的,我們怎麼沒看出來。
魏強知道大家的疑惑,他也不解釋,讓助手開啟投影儀,把連線行動硬碟的電腦上的資料投到了投影屏上。
開啟一份針對全固態電池的解決方桉總綱性質的檔案,看向眾人開口道:
“我們一直在研發的全固態電池,之所以目前一直無法取得突破,主要是以下兩個原因導致的:
1、高阻抗,固態電解質導鋰能力差,鋰離子導電率低。同時固體和固體接觸,接觸性也差。內阻高,導致鋰離子內部傳輸的效率特別低;
2、迴圈充放電過程中,物理接觸也會變差,所以固態電池的壽命問題,還有待解決。
而針對這兩個問題,我們做了很多的嘗試,但依然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
但如果我們在其中加入硫化物,硫化物是偏軟質固體,通導效能也不錯,不就可以增強導鋰效能,同時也解決物理接觸問題嗎?”
一眾教授互相看看,還是那位寧得教授開口道:“硫化物確實是解決固態電池的通用思路之一,這個包括我們,包括國際上也在研究。
可硫化物本身不穩定,對空氣很敏感,製造條件還很嚴格,這些核心問題依然還是沒有解決啊。”
其他專家教授聽後也點頭,硫化物這個提法不新鮮,但這些問題才是關鍵。
魏強也不慌,將開啟的檔案往下拉,看到某個地方停下了,對教授和研究員們道:
“解決辦法就在這裡,只要我們在硫化物中加入文中所說的合金材料,同時對其通導結構做文中所說的這樣的調整,就可以解決硫化物穩定性、敏感度等所有的這幾個問題。”
“咦?”研究員們都眼前一亮,雖然還沒有實際嘗試,但從思路概覽來看,他們隱隱感覺到這個方法確實完全不同於以往方法的思路,彷佛開闢了一條新大陸,搞不好真的能成。
幾個教授包括寧得那位首席科學家教授看到後也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對啊,硫化物性質不穩定,並不是完全沒有辦法的。
只要做一些通導的結構調整,同時把這幾種合金按比例調進去,改變硫化物性質,或許真的能解決問題哦。
小書亭
“這資料你從哪兒弄到的?”有其他教授急不耐地問魏強。
魏強道:“上面給的,我問了他來源,不是jun方的,說是一位愛國人士弄到後給我們的。”
“愛國人士?”大家一陣面面相覷,什麼樣的愛國人士能弄到這樣的資料?
從島國、米國弄的?也不對啊,按照技術進展的常規路線以及對他們當前進度的瞭解,他們弄個70%固態電池都已經算大突破了。
但資料裡寫的是可以實現全固態電池的開發,這跨的有點大了。
鷗州?也不像。阿三?呵呵~
算了,管它怎麼弄來的呢,對於一幫教授、科學家而言,沒有什麼比技術本身更讓他們著迷的了。
所以也不去考慮什麼來源了,趕忙讓魏強把這些資料收錄進研究所資料庫,讓他們好研究。
魏強也急著細細考究裡面的細節,找他們來只是跟他們說一下這個事兒。
於是也不多墨跡,直接散會,然後讓助手找來資料管理的人員,讓他把資料傳到所裡內部資料庫中,設定好許可權,供不同人檢視不同許可權的內容。
有了這些資料,這幾天大家更是廢寢忘食,完全沉浸在發現新大陸的喜悅中,各種研究、解讀、討論、嘗試每時每刻都在開展。
藉助資料,很多具體技術方面也接連獲得突破並實驗成功。
但這波接連成功之後,大家又遇到了一個問題,雖然有這些資料,全固態電池最終必然能夠突破,但時間上或許不夠。
對手搭載新電池的電動車很快便要推出,而他們要攻克和補全給的技術資料中沒有寫全的部分,怕依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就這幾天,已經又遇到了不少小瓶頸,包括教授他們參與進來也依然對這些瓶頸問題沒有立竿見影的判斷,還是隻是不斷除錯和調整思路,太消耗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