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講話(第1/3頁)
章節報錯
江凡聽到何山提問,想了想道:“各位說的都很有道理,從對方只是似有似無地做聲責而不真正報案或者提起訴訟來看,這毫無疑問是對方有意的造謠。
但即使是造謠,依然會對我們造成不小的影響,尤其體現是供應商那邊。
對於供應商而言,他們不會也沒法去判斷其中的是非曲直,但凡我們的產品存在侵權違約的風險,從他們的角度而言,為了生產的穩定,一定是選擇儘可能避開。
所以,這也是對方這個策略的目的所在。”
“就是毀一下我們聲譽?”有副總補充問道。
江凡點點頭:“這是一方面,最關鍵重要還可以讓同類企業看到想要沾染高階數控領域所要付出的代價。
也是一種殺雞儆猴,以後其他企業再有這個心思,怕就要掂量掂量了。
不光有中低端陷阱這樣很難破解的陽謀,而且對手還會在這基礎上在輿論等各種戰場上給你加碼,你確定還要來試嗎?”
江凡經歷過山川礦業的鍛鍊後,對於各種商業博弈的把握拿捏的更加自如。
一眾高管聽後也是紛紛點頭,是這個道理,這幫人為了保住自己的壟斷地位,真是無所不用其極,但也紛紛看向江凡道:“那我們怎麼應對呢?”
江凡笑了笑答道:“你們覺得他們怕什麼?”
高管們面面相覷。
江凡接著道:“你看他們公告各種明裡暗裡想把小偷的身份往我們身上引導,但閃爍其詞的只敢用‘懷疑’這樣的字眼,決口不提透過正式途徑來解決。
就是隻希望把這場戰鬥侷限在輿論範疇,而不想上綱上線,真的和我們在法庭上對峙。
那我們自然要反其道而行之,就是要把這個事情上綱上線。”
大家覺得很有道理,但有人也提出疑問:“但就算是報警或訴訟我們也未必能贏啊,輸的機率倒不大,但也很有可能是一盤和局,誰都提不出有效證據,不了了之。
但那時候事情含糊不清,他們更可以肆無忌憚地反正就在輿論上誣陷我們,反正也不怕我們再用訴訟來解決了。”
江凡點頭道:“你說的對,而且我們也耗不起,等官司結束這批產品的銷售也都差不多了。
到時他們該賣的都賣了,我們這段時間出貨受影響,贏家還是他們。
所以我們既要讓他們打官司,又要讓他們不敢打官司,自己撤掉公告。”
大家聽到江凡的話,更加疑惑了,何山也有點困惑,道:“江總,你就別賣關子了,把伱的想法給大夥說說吧。”
江凡點頭,清了清喉嚨道:“我的想法是這樣的,我們的姿態一定是不能慫,直接發公告主動地提起透過訴訟解決。
而且在公告裡我們還要提出證明雙方清白的辦法,就是雙方都把這6臺機器全部的技術資料提交法院,由法院調派專業的技術人員對雙方技術資料進行核對,看是否存在支援偷竊他們技術證據,從而進行判決。
這是最有效證明雙方是否偷竊證據,於公於理都站得住腳,但他們卻偏偏是不敢這麼做的。”
“為什麼?”有人問。
江凡頓了一下,笑著對那人道:“因為如果提起訴訟,你猜審判地點會在哪裡?”
大家似乎有點明白,道:“哦,在華夏發生的案件,審判地點自然在華夏的法院。”
江凡道:“不錯,我們把技術引數上交華夏法院不要緊,但他們敢嗎?
他們現在敢用中低端陷阱對付我們的底氣就在於他們機器經過時間驗證,供應商相信它的穩定性。
但如果他們把這套機器的技術給到華夏的法院,你猜供應商們會不會認為幾天後,我們突然也就能保障機器穩定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