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古董鑑定法(第1/2頁)
章節報錯
何山聽到呂建國問這個,更是帶著些無奈地搖了搖頭:
“是有這回事,國資那邊推動的,本意也是希望能把這一塊儘快推動起來,
但想法是好的,實際談判沒這麼順利,
不光是你說的訂單換技術,包括收購、合資這些方案其實我們都在談,
但人家哪有這麼輕易就把技術給我們啊,對方還是在玩十幾年前那一套,想把資金吃了,東西還不給我們,就給我們一些空殼。”
“哦~”呂建國點頭表示瞭解,十幾二十年前發生的事他當然是知道的,
1996年,沈羊機床耗資上億元,引入米國橋堡的數控技術,但對方只發了一個原始碼資料包,卻不告知核心技術原理和使用原理,由此開發的數控機床成了廢品。
1999年,大蓮光陽進口島國機床時,島國強加了一串霸王條款,裝機地點、用途要限定,擅自挪動機床會被自動鎖死,機床直接變廢鐵。
2005年,沈羊機床買下得國西斯,以為技術到手,沒想到得國法律規定,本土知識不得外移,五軸以上的機床技術對華夏禁運,高階機床夢又成泡影。
2007年,沈羊機床打算用6000萬歐元買下一套數控系統元程式碼。但專家一論證,解讀要5年,產業化還要5年,技術都過時了。
所以不是沒試過引進技術這條路,吃的虧太多了,人家哪那麼好心就把技術給你,讓你成為人家的競爭對手。
呂建國聽後也有些無奈,看來這條路是走不通了,否則就算現有這幾批訂單延誤,至少以後不會被別人卡脖子了。
“那咱們自己生產的數控機床呢?”呂建國最寄希望的自然還是國產的上面,那才算是真正站起來了。
何山聽到呂建國提這個明顯來了信心,道:“已經有很大突破了。”
但他話鋒一轉,情緒也跟著有些衰落下去,道:“不過在精準度和穩定性上和國外的產品還是沒法比,
這種提高需要很多工藝技術不斷地改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尤其還需要使用者在真實使用中反饋的很多意見,才好基於這些再去做改進,
但因為產品比不過別人,購買的使用者少,反饋意見也就少,很難進入良性迴圈。”
呂建國很理解何山的難處,能有這樣的氣魄自己出來搞高階數控機床,一鑽研就是幾年,
這絕對不單是為了錢,他這樣級別的工程師,到哪個公司去當總工不得拿高薪,
何苦做個技術宅,天天鑽到車間裡和工人們一起去除錯機器,除錯完又跑回辦公室重新調引數,改設計,
所做的這一切還不是為了華夏在高階數控機床這個領域有一天能夠真正的站起來。
呂建國對何山這樣的人是心存敬佩的。
“好,那希望你們能儘早成功,我就不打擾了。”呂建國不想太多耽誤何山時間,又聊了一會起身告辭道。
何山留了他一下,呂建國推說後面還有安排堅持不打擾先回去了。
何山看著呂建國離去的背影,也是一聲嘆息,如果自己這邊能研製出他要的東西,何苦讓這個老朋友這麼為難。
“等過兩天再打個電話過去,問問他們談判組談判的進度吧。”何山這麼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