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王為民本以為李長樂只是在這景物,畢竟景物的描寫是真的好,然後到了後面由景轉到人物再到對人生的思考,這中間沒有絲毫的突兀,而且平仄變換與律詩相同,詩歌每四句一換韻,平仄相間,韻律婉轉悠揚。

江潮起落,月色如銀,江天一線,白雲映著婆娑的花枝,綽約的人影,孤獨的明月樓。望月的人,想家的心,對人和宇宙的扣問。

王為民沉思了好一會,他已經很久沒有因為一首詩而有感所發了。

就算是紅豆,清平調這般的詩詞,他也只會覺得詩詞寫的極好,然後自己帶著欣賞的態度去看這首詩。

但是春江花月夜不一樣,讀完整首詩後,王為民感覺自己已經被詩中那幾句對於人生的思考和感慨給問住了。

是啊,江邊上是什麼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的呢?

人生一代又一代的無窮無盡,只有月亮是永恆不變的。

個體的生命轉瞬即逝,可一代代的傳遞,卻讓人類永恆存在。月亮永遠是那個月亮,而人已不知更迭了多少代。

王為民結束了思考,然後就迅速的拿出了一張紙,隨即又拿出了毛筆,筆走龍蛇的在紙上寫下了李長樂剛才唸的那首春江花月夜。

李長樂也饒有興趣的看著王為民的書法,倒是沒想到自己的未來岳父在書法上的造詣也不低。

花了五分鐘,王為民很滿意的看著自己的書法作品,等做完這一切之後王為民才把目光看向李長樂。

看著李長樂跟像看個怪物一樣,詩句中的人生思考,這樣的問題他自己都不曾想過,李長樂又是怎麼想到的,而且還能把它放進詩詞當中。

王為民開始覺得自己的老師葉先德說的也不無道理,李長樂一年寫不了幾首詩詞,但是真要寫,拿出來的東西直接讓人心神震盪,還真的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這樣的年輕人確實應該好好寫詩。否則當今的詩壇不知道要錯過多少這樣的作品。

這小子果然還是要盯著,太懶散了,這樣的天賦不好好寫詩詞天理難容,以後得讓他多掏出來一點東西,王為民心裡面暗暗的下了決心。

李長樂發現王為民最開始是用一種震驚的神色看著自己,隨後又慢慢的眼神變得炙熱,讓李長樂感覺有些頭皮發麻。

“這首詩,好,太好了,哈哈哈哈……”王為民走到李長樂面前一邊拍著李長樂肩膀,一邊朗聲大笑說道。

“我是真的沒有想到,你能寫的出這樣能讓人發人深省的詩,前半段對於江,月的描寫已經很有意境了,但是到最後的向天叩問更是直接昇華了整首詩,大才,絕對的大才!”

王為民對李長樂讚不絕口,怎麼看怎麼滿意,對於自己當初的決定更是感到慶幸,真要跟思懿鬧翻了,去哪裡找這麼好的女婿。

李長樂就當做王為民的謝謝誇獎全都是稱讚張若虛的,只能報以微笑。

春江花月夜的任何誇讚都很值得,也不會覺得過,因為這首詩實在是極盡了詩詞的美感,又兼顧了思想上的昇華。

在李長樂心裡面單論詩,詠月這一方面上,春江花月夜無詩出其左右,畢竟孤篇壓全唐不是說說而已。

“這首詩,你拿去參加今年的詩詞大會,應該第一就不需要他們去爭了。”王為民很是自信的說道。

不過王為民似乎像是想起來了什麼,然後有些迫切的問道:“你剛才說,你是寫了兩首的,另一首呢?”

雖然說王為民認為春江花夜月已經足以摘下詩詞大會的桂冠,但是不影響他想知道李長樂寫的另一首詩詞到底是怎麼樣的。

春江花夜月已經極盡出彩了,在王為民心裡面已經認為再也不會有比這更出彩的詠月詩了。

但是正如之前所說,王為民向來都是以最大的期望去猜測李長樂的詩詞的。

萬一呢,如果真的會有詠月的詩比剛才的那首春江花月夜更好的話,那就只能是李長樂寫的。

王為民只能說非常期待了,眼神中充滿了期待的看向李長樂。在詩詞這方面上,只要對方寫的比他好,王為民是能夠放下身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