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三十八年。

二月初。

金陵城。

監國太子趙靈峰立於巍峨城樓前,他靜靜地看著蕭天左率領著新軍誓師出征。

本來,在大軍出征之前,蕭天左有意留下妻子穆英、或者獨子蕭固安,作為在金陵內的質子。

畢竟蕭天左身為兵馬大將軍,此次親赴前線,整個大乾邊軍,都將在他的管轄指揮之內。

這不可謂不是手握重兵。

但太子趙靈峰仍是拒絕了。

一方面,趙靈峰認為穆英與蕭固安,都是難得一見的將才,可以幫到蕭天左。

而更為重要的另外一方面,是趙靈峰無比信任著蕭天左。

他說——

“大將軍與我大乾之間,並不需要任何質子手段一說。”

蕭天左感激不盡,當即稱太子為仁德之君,必以此身來報國恩。

趙靈峰目送大軍出征。

這已經是大乾榨乾了最後一絲剩餘力量所拼湊出來的數萬軍隊。

官吏貪腐、天降災荒以及與藩王戰爭的不斷失利,早已經使得大乾多年來儲存的糧草、兵械所剩不多。

就連身處江南“魚米之鄉”的金陵,城內絕大多數百姓如今也是面黃肌瘦。

趙靈峰忽的回身,注視著眼前金陵的一切。

“父皇如今,終還是被妖人所蠱惑。”

趙靈峰喃喃自語。

雖然知曉不可為,但有些事情,已經到了不得不為的時候。

相府內。

王兆民正享受著饕餮盛宴。

他在僕役的侍奉下品茶了數口,隨手一拂之間,便是對菜餚的不滿,立刻整桌倒掉,重新換了一桌。

而就在相府的一牆之隔外,此刻正有無數逃難災民飢腸轆轆。

王兆民吃飽了,又有專門的侍女端來漱口之物。

也是在這時,有僕役前來通稟——

“大人,顏國師找您。”

“顏國師?”王兆民有些疑惑,不知道顏斐這時候找他幹什麼。

但是,顏斐的事情,他可絲毫不敢耽擱。

也來不及再在這裡慢悠悠的了。

簡單漱口之後,王兆民便是立馬起身前往。

相府馬車早已經備好。

王兆民踩著人梯登上馬車。

有侍衛隨從。

相府馬車向著城外紫金山頂的國師觀行進而去。

隊伍行至城南。

南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