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 “民心輿論”與“唯有死戰以報王恩”(第1/5頁)
章節報錯
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蕭天左擁有心態上的超然,他深知“兔死狗烹”的道理。
在大乾一統天下之後,他便是封金掛印、不告而別。
蕭天左如今的生活十分窘迫。
這並非是因為今年的大災,而是一直如此。
很顯然,這位兵馬大將軍,並不擅長賺錢。
他很清廉,從不貪腐錢財;也很高潔,從不結黨營私。
所以,失去官職之後,他並不富有。
趙靈峰第一次找到蕭天左時,便是直言想請他出山,南下平定藩王叛亂、北上抵禦金國入侵。
但是,蕭天左拒絕了。
趙靈峰並沒有放棄。
因為趙靈峰知道,當今天下,若是還有人能夠打敗那身經百戰的兩大藩王、以及他們手底下的虎狼之師,那便一定是眼前此人。
……
……
南方,藩王與大乾之間的戰局已如水深火熱,大乾連敗數陣。
北方,金國人的八十萬大軍與鎮北軍於邊境鏖戰,誓要鯨吞中原。
天下戰火四起。
鎮北暗衛從中獲悉大量情報,並引導輿論趨勢——
如今大乾朝廷只顧與南方藩王們的內戰,卻是全然不管北方的外敵入侵。
唯有鎮北王,以北地一隅之力抵禦著整個金國地南侵。
民心逐漸向北。
但單單只是鎮北暗衛的力量,還無法將輿論完全發揮至最大。
幕僚青絲開始向鎮北王提議——
“王上,為了更好的控制輿論,也為了能夠獲得更多的助力,青絲準備,前往遊說稷下學宮。”
“……那裡彙集著天下大儒學子,他們之中,不乏一些儒道高手,可言出法隨。”
“……如今天下動亂,儒家講究中原學說,那就更應該為抵禦外敵的鎮北軍而說話出力。”
鎮北王覺得青絲所言有理。
他答應了青絲的提議。
而為了保護青絲的安全,他拜託嚴葦雨,陪同青絲一起去一趟稷下學宮。
青絲拜謝。
隨後,與嚴葦雨一同啟程。
……
送別青絲、嚴葦雨二人的隊伍之後,鎮北王繼續關注著北方局勢。
河西之地。
宇文護已經在玉門關整軍出征,意圖收復河西淪陷之地。
在宇文護的指揮下,大乾軍隊進展順利,已經連續收回數處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