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戰事愈演愈烈,藩王聯軍勢如破竹之時。

西夷吐蕃,突然舉大軍東進。

大乾高層初得知此訊息,內心一時狂喜。

他們本以為平西王吳則三不得不分兵回防。

……就像面臨金國外敵入侵時,鎮北王所做的一樣。

但誰能想到,平西王吳則三竟然是與吐蕃首領歃血結盟,放吐蕃大軍入平西關。

兩軍合二為一,兵鋒直指大乾金陵。

一時間,即便朝廷多有奸臣汙吏、倒行逆施,但平西王吳則三如此行徑,仍是在大乾境內揹負罵名、聲名狼藉。

與之相對應的,面對同樣類似的情況,而做出了大義之舉的鎮北王,則是聲名高漲,在大乾朝堂、江湖以及民間都頗具威望與好感。

就連許多以前認為鎮北王狼子野心、與南方藩王們都是一丘之貉的大乾名士,也是紛紛改觀。

他們開始覺得鎮北王胸懷大局、心有中原,不失為英雄豪傑。

……

北地邊境。

完顏靈虛統領的金國主力逼近邊關。

數十萬的胡騎軍隊,投鞭斷河,一舉一動間,便是塵土飛揚、氣勢如山。

大軍叩關,真宛如“黑雲壓城城欲摧”。

其前鋒軍隊已經跟鎮北軍的部分軍隊交手。

雙方各有勝負。

鎮北軍的大部兵馬都已經就位各處要塞據點、枕戈待戰。

中軍大帳設立於雁門關,鎮北王以及一眾軍中高階將領,於此地統領指揮著整個北地邊境的戰場。

鎮北軍的正規軍力,一共有三十五萬。

這三年多來,鎮北王也有發展一些民兵團練,但這些,與大乾守備軍相似,並不能真的當作跟金國胡騎交手的主力。

“遼東有獸族,麒凌會幫我們分擔大部分的壓力,故而,這裡便只需少部分鎮北軍、再加上民兵防守要點關隘即可。”

鎮北王以佩劍指著沙盤地圖。

周圍滿是諸共祁、吳越常、燕天歌、郭威、葉長天、李滅陵、南川越等一眾軍中大將。

“完顏靈虛統帥的主力部隊,進攻北地方向,根據軍中探馬以及鎮北暗衛傳回的訊息分析,應該有五十萬人左右,遠超我軍。”

“……北地如今最前沿的要塞,已經遭受到了北疆人的攻襲,但好在,目前還只是試探階段,並未有爆發激烈大戰。”

鎮北王說著。

他看向眾將,卻是發覺眾將此刻皆是面色凝重、一言不發。

“諸位將軍是怎麼了?莫不是覺得此次兵力懸殊,怕了北疆人?”

“回王上,當然不是!”諸共祁率先抱拳發言。

“……只是,大乾對我們防範手段,從來都不比防範北疆的手段少。近些年更是要全力削藩,如今北疆人南侵,卻是要我們為他們擋刀。”

“……我等,心有不平,更是替王上您感到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