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三十七年。

九月中旬。

大乾的削藩之舉,愈發逼迫急促。

藩王們不得不開始回應。

定南王耿中二,盛情宴請大乾南柱國將軍袁天凱。

席間,摔杯為號,五百刀斧手埋伏而出。

亂刀之間。

一代名將袁天凱,便是慘死在了定南王的“鴻門宴”上。

當日,定南王耿中二高舉“清君側”之名,起兵勤王,誓要為天下萬民,剷除妖師顏斐、奸相王兆民之流。

同日,平西王也是勤王起兵、清君側。

而他的剷除目標,則是除去妖師顏斐與奸相王兆民二人之外,還包括了監國太子趙靈峰。

這已經不單單是清君側了。

這就是要造反!

……

數日之後。

位於北地的大乾使者以及刀斧手們,已經開始在燕北驛館內寫遺囑了。

從他們接到朝廷命令那一刻起,他們就已經看不見活著回去的希望了。

爾後,聽聞南方兩大藩王同時起兵“清君側”。

鎮北王,必然也會參與到藩王聯軍之中。

驛館內的大乾使臣們,一個個心驚膽戰、涕泗橫流。

然而,忽有燕北王宮官吏前來,接見了大乾使臣。

他們,告知了使臣——

“吾王深受皇恩,定是要為大乾鎮守北方、安邊保民。”

“……但朝中如今奸臣當道、殘害忠良,以致於內憂外患。吾王痛心疾首。”

使臣被對方說得一愣一愣的。

好半天,才終於弄明白了對方的意圖……

鎮北王不會兵指金陵。

但當然,鎮北王也不會接受削藩。

使臣有些迷湖。

即便是他這麼一介使臣,也覺得這種模稜兩可的態度,可是兩邊不討好。

不過很快,大乾使臣便明白了鎮北王會有如此態度的原因——

金國南下了。

……

燕北王宮。

王宮大殿內。

鎮北王負手而立,靜靜看著眼前豎立著巨大如牆壁一般的北方邊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