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事暫時平息了。

大離朝臣民過了半個月太平日子。

然後爆發了黨爭。

導火索是淮王呂衝之死。

雖然呂氏讓位,史斌得了天位,但是呂氏諸侯王死了,是要得到足以匹配諸侯王地位的葬禮的。

這事依禮要由史斌操辦。

他既然是以老皇帝的養子身份繼位,那在宗法制上,就和親子沒有區別。呂衝雖然和他連面都沒見過,但他還是要喊一聲皇叔。

而就在籌備葬禮的時候,出了大事。

大人物之間,是有很多戲的。

尤其葬禮上的事,表面上尊敬死人,其實是做給活人看的。

既然是堂堂諸侯王,雖然這貨生前在地方飛揚跋扈,沒做過幾件人事,惹得人們怨聲載道,但到底是身份在那擺著呢,而且又沒有子嗣,他死後,朝廷可以收回他的封地。

所有的財產,以及十五萬畝田地也可以歸朝廷所有。

所從哪個角度說,葬禮都得辦的隆重。

誰知就在籌備葬禮期間,禮部吏郎陳長玉上書皇帝,說淮王是冤死的,希望皇上徹查齊黨。

不懂其中關節的主事官員收到奏書,有點繞,有點蒙。

淮王冤死,為啥要徹查齊黨?

看完卷宗,才發現事情更加撲朔迷離。

淮王這廝,基本上沒啥德性,身為諸侯王,小妾們都膩味了。

普通人家,尤其是窮苦人家,連一個老婆都娶不起,而這經常娶小妾的傢伙竟然能對府裡的小妾全部膩味了。

可嘆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可真大。

待遇更是千差萬別。

當然,對他這種有錢有勢的人來說,這也不算個啥事。

於是他就把目光鎖定了青樓。

這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他的管家,為了迎合主子,同時他也知道自家老爺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要注重身價,說直白點,得又當又立。

於是他親自去青樓,領回十個美人,請回府裡,自然,他給了重金。

老爺子喝高了,夜裡和美人們玩的很歡。

這倒不必細說。

需要細說的是,半夜發病了。

然後命令府裡的郎中給治病。

郎中最高階別的,能混到太醫署,掙皇糧,給皇帝瞧病,受到重用。

當然這也是危險活,遇到壞皇帝容易丟命。尤其死的時候,

會牽怒太醫無能,全宰掉。

而遇到通情達理的好皇帝,一輩子都是順風順水,臨死時,也不會連累太醫。

次一等的郎中則混到王爺府中任職,地位和俸祿也是極高。

這葛郎中和淮王爺關係好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