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使節回國的時候,全都回報了接下來梁國將會與大離國大戰的訊息。

而當各國國君問起大離風土,要不要助梁攻離之時,這些使節全說,宜靜觀其變,不宜得罪大離,此國的君主不好惹。

並向他們各自的國君說了大離皇帝提出程序正義的理念,如果照搬過來,對本國法制建設定會有幫助。

有些國君開明,接受了。

這些國家最後都跟隨大離後塵,成了文明國家。

有些比較愚魯,堅決認為實體正義應該遠勝程序正義,不願意奉程序正義為圭臬。

這些國家後來都被滅了。

這是後話了。

現在這些國家都在冷眼旁邊兩國戰事,他們都在猜測,梁國會在何時發起戰爭呢?

被撅了這麼大面子,身為天下第一強國,要怎樣討回這個面子?

這次他們會起兵五十萬以上嗎?

那將是一場殘酷的大戰。

此時梁國主戰派與主和派也在商量。

主和派代表士紳,地主階級的利益,害怕梁國朝廷向他們徵糧,因為梁國現在已經沒有餘糧了。

而數十萬大軍,那得多少糧食啊。

朝廷也沒錢了,軍隊早就空餉了,士兵發生過多起譁變。如果梁國藉此機會向他們要錢,那可真是卷地毯式的搜刮了。

而主戰派是百里氏皇族,他們栽了這麼大面子,丟了這麼大臉,皇叔被殺,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於是另一位皇叔百里忽大怒道:“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休想在談判桌上得到。就應該起百萬大軍,滅了大離,宰了史斌那小子!拿他餵狗!”

皇帝竟然是第一個勸止的:“可是皇叔,咱們沒有那麼多錢糧供養軍隊用度。”

主和派也趁機勸和,哪知卻惹怒了百里忽。

這位鬍子花白的老將軍對皇帝說:“這幫人就是怕出錢!為了一己之私,竟敢置皇上的百年大業於不顧!”

皇帝也是暴躁脾氣,當場斬殺了兩個主和派官員。

順道抄了他們的家,得了好多錢糧。

但他們仍然沒想好啥時出兵。

因為這些糧食還是不夠用,離秋糧下來,還早著呢。

而這時,在洛陽城郊,虎牢關外與陳留城交界的鄉村,史斌正在與蕭飛等人探查民情。

這次沒有狄烈。

因為他率領軍隊出去了。

天漸漸變暖,有個黑瘦的老人沿街賣炭。

他的手都已經凍壞了。

一看就是為了省錢,不捨得給自己燒炭取暖的人。

史斌問他:“大叔,這附近的人,見天變暖,都很開心,您為什麼總是愁眉苦臉的模樣?”

賣炭翁說:“天一暖,炭價就賤了,掙不著錢,小老兒衣食無著呀。”

公子王孫盼著天熱。

而窮困潦倒的賣炭翁卻心憂炭賤願天寒。

朝廷當然不能不管窮人。

可是窮人實在太多了。

飽經戰亂後,連富人都沒飯吃,就更別提窮人了。

大離不是富國,沒有那麼多存糧,也沒有那麼多餘錢。

幫不了這一帶所有受災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