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武松:讓惡人感同身受一下(第1/3頁)
章節報錯
又是一年初秋,大離朝在史斌的帶領下,逐漸恢復了生機。
糧食越攢越多,這五年,兵源也增加了十萬,足夠發動大規模戰爭了。
史斌本待秋收之後,再發動攻打洛陽的戰役。
這個級別的水陸重鎮,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
洛陽的地形,北面過了洛水,就是幷州,東面出了武牢關,便是濮陽。
濮陽上面是鄴城,河北重鎮。
鄴城上面全是燕雲形勝之地,產馬產糧,誰控制此地,就控制了重大資源區。
現在說這些還有點遠,那是以後的事了。
第一步,是要打洛陽,佔武牢關。
此關其實原名叫虎牢關,李世民大帝的祖先叫李虎,為了避諱,才改成武牢關。
給大人物避諱,也算上古陋習了。
韓愈就寫文章諷刺過這種現象,如果祖先名字帶“仁”字,難道其後人不得為人乎?避諱根本沒意義。
皇帝看完,批覆道說的好,朕會考慮。
事實證明皇帝說的話跟放屁一樣,一切照舊。
該避諱還得避諱。
現在史斌等人正在長安南郊看地圖。
眾人在野外盤膝而坐。
他和狄公、盧敬軒等人商量:“投入十萬兵力夠嗎?能不能一戰而下?”
盧敬軒說:“臣不懂兵事,不知兵機,不敢妄言,陛下還是問狄公吧。”
史斌道:“狄卿,你的意見是什麼?”
狄公思考一會,道:“臣不敢潑陛下冷水,又不能扯謊欺瞞陛下。洛陽城易守難攻,城牆又高又厚,對劉邦、劉秀那個級別的英主來說,洛陽尚且是最難打的城池……”
史斌知道他的意思,這是給自己留足了臉面,於是問道:“那你說說,咱們應該如何進軍?”
“洛陽守兵也有十來萬,而且敵人可以隨時來援,臣恐怕曠日持久,朝廷靡費錢糧兵馬無數,卻無功而返,折了陛下的威名。”狄公斟酌半天,才說出這句話。
史斌指著地圖說:“那如果收縮淮南防線,從許昌進兵,先打陳留,剪掉洛陽的羽翼……”
狄公抱拳施禮,正色道:“臣正有此意,但一直不敢給陛下進言,因為這樣一來,軍糧耗費,至少多支出十倍!若不能必勝,大離朝好不容易積攢數年的家底,可就全敗光了。所以臣一直在想其它辦法,不敢輕易勸陛下行此計。”
史斌閉上眼睛,凝神靜思,肚中飢餓難忍。
“走,先找地方化點緣去。”
這地方太偏僻了,沒有飯店,也沒有客棧。
只能學唐僧化緣了。
化緣其實就是體面的說法。
高僧總不能跟臭要飯的似的不顧及身份。
於是開局一個碗,體面的拿著破飯說:“施主,貧僧想化點齋飯。”
說白了就是利用普通百姓對僧道的信任和尊崇,完成白要飯,不給錢的行為。
如果是乞丐做這事就得換個畫風,跪地下磕頭,然後虔誠道:“懇求好心的大爺大奶奶給點飯吃,小人在此謝謝啦,各路神明會保佑您發大財,健康多福的!”
本想出來打獵,帶的錢不多,皇帝本人是不帶錢的,狄公這麼牛的獵手,比弓箭手可厲害多了,只要有獵物,就不必帶錢,更不必發愁吃飯。
盧敬軒負責帶錢,但是他們一路走遠,發現再怎麼豐收,還是有饑民,於是就把錢全部分給給他們了。讓他們買糧食吃,用這些錢支撐到秋收。
這樣一來他們自己就身無分文了。
而這破地方太窮,連獵物都不願意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