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七安村,七生相(第1/4頁)
章節報錯
史斌第一次帶手下微服私訪的是七安村。
一個位處水陸要衝的村子,行腳客商的必經之地,因為運輸業發達,這裡的人也多。
史斌想要了解他治下子民的生活狀態,這裡會是個非常不錯的突破口。
表面上看,一片祥和。
從早上出發,走了一上午, 任何不好的事,全都看不出來。
史斌等人去了村東頭那家小酒店。
那個酒望子老早就舒展出來,迎風飛揚,雖是村釀,卻也飄香。
史斌和他的手下沒穿任何凌羅綢緞,也不戴任何玉翠金銀,就是一身粗布打扮,像過路的行腳客商。
甚至連話都少說。
如果史斌問這種話:“老鄉,日子過的還行吧?對當今皇上滿意不?”
這類話沒人敢回答, 而且還得讓人覺得你有病。
他知道,多看即可。
看比問管事。
如果沒本事看出來,那問,就更問不出來。
沒人敢說實話。
怕事後被清算。
看不出來,也得強迫自己多看。
他們連肉菜也不要,只要了一盤花生,一盤冷盤,還有一盤水果拼盤。
裡面有新鮮的李子、桑椹、蓮藕,店家很有心,用井水冰了,最適合夏天吃。
開店講究的是,非笑莫開店,什麼客人都得接待。
店家並沒有因為他們不要酒,不要肉就輕視他們,至少表面上沒表現出來,心裡咋想就不得而知了。
他仍然樂呵呵的端來飯菜,唱了個諾:
“客官慢用!”
有些客商要了酒肉, 向史斌這桌投來輕蔑的目光。這是把他們當成窮人了。
史斌等人就當沒看見。
中午正是吃飯時間, 很多客人都來吃飯,再加上本地人,很快就把小店擠滿了。
店家又在外面搭了桌子,供應那些身上有汗氣味的鄉農。
這店家很有心。
用井水為客人冰涼水果,以及為各類顧客推出不同的食物。
比如農民,他窮,捨不得花錢,就賣給他加了糖的窩頭和糯米糕。
不貴還好吃。
路遠的農民,回家太耽誤時間,所以就來這吃飯。
店家不讓這些有臭汗氣味的人和裡面的顧客同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