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此金鐧,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第1/3頁)
章節報錯
太上皇見呂氏後嗣被殺,第一反應不是生氣暫時還顧不上而是先回頭看皇帝下一步指示。
那個小兵點了下頭。
太上皇明白,事己至此,只能順水推舟了。
“吾兒!”他悲愴的大喊道:“罷了,現在是年輕人的天下了,朕到底是老了,管不動你了!”
史斌的心情也很複雜。
讓皇帝大義滅親, 殺自己的後嗣,他也確實下不了手。
可他們這呂氏後人,犯的罪,造的孽,也太大了!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說到底,還是他們無原則, 無底線的縱容所致。
史斌見他每遇關鍵決策,都要回頭,也猜出了其中玄機。
他故意不點破, 對太上皇說:“我有幾句話,請太上皇轉告皇上!自古為萬乘之君者,大抵分為兩種:其一,如漢文帝這般,秉承‘萬方無罪,罪在朕躬’的信念!漢文帝認為,只要朝廷出了差錯,全是因為他不好!反躬自省到這個地步的君主,沒有不能治理好天下的!”
“其二,如夏桀、商紂之輩,屠毒天下之肝腦,以博他一人之產業!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供他一人之淫樂!這樣的君主,沒有不滅亡的!”
“人君之於天下不能以獨治也,獨治之而刑繁矣,眾治之而刑措矣。明君取賢士治理天下, 昏君只會任人唯親!最後任由這幫蛀蟲德不配位,禍亂天下!”
“治國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高高在上,不是整天欺壓百姓,縱慾享樂!治國是一份責任!”
此刻的荊州城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下,淋漓的光輝和繁華的氣息讓它產生了恍惚之感。
在人生漫長的隧道里,呂氏一族興沖沖地一路狂奔。
奔到了命運的出口。
卻發現燈火寂滅。
黯然無聲。
太上皇和皇帝仔細品味著史斌的話,百感交集。
他們不止一次在心中哀嘆:“大離天下,奈何亡於朕手!”
他們有這個覺悟。
可他們不甘心放棄。
可是,越努力,國勢越傾頹。
皇帝內心尚在掙扎中,太上皇已經放棄了。
手持金鐧,絹衣素冠的垂暮老者穿過守夜軍的佇列,一步一瘸走到史斌面前,面對銀燦燦的刀槍,而不改其色。
死不可怕。
但為君之人,不可丟了祖宗的尊嚴!
老人憔悴的背影,讓人感受到了不怒自威的氣場。
當一切歸於沉寂, 迴天無力之時, 他的無盡悲愴呈現在他遠遁紅塵的蕭索中……
呂氏無人能興旺大離, 不是還有這養子嗎?
呂氏至今供奉郭氏和柴氏血食,如果有一天,由史斌接過這重任,他不也一樣能供奉呂氏嗎?
人性的光輝總會在不經意間,叩開心靈的門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