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說話,崔大人戟指大罵道:“天尊者,你當真要攻擊朝廷的軍隊嗎?你別忘了,此舉形同謀逆!”

法場附近,因舊牆皮脫落,工匠正在重新整理石灰,還沒刷完,就要處斬人犯,所以工匠只好暫停手中的活。

很好,靈感來了。

明朝大將於謙的《石灰吟》借我用用吧。

“你這狗官,開口閉口說別人謀逆。本尊今天就以這石灰為題,向世人宣告救濟百姓的決心: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全場呆住了。

四句唸完,百姓無不大慟,淚下!

如果詩句太過複雜,老百姓沒文化,聽不懂。

但這四句話實在太言簡意賅了,不存在聽不懂的情況。

守夜天尊吟詩時,彷彿在高頭大馬上,悲憫的看著遭遇苦難的眾生。

他身上似乎渡了一層光輝,彰顯著他的慈悲。

陳楓和蕭飛反覆咀嚼,品味著這四句詩,良久,說不出話來。

眼中俱有淚水在打轉。

高,實在是太高了。

什麼樣的高人,才能作出這樣的詩句啊。

于謙這一生,飽經大起大落,為朝廷立下蓋世奇功,以一人之力挽狂瀾於即將,扶大廈於將傾,他水平多高啊。

他的詩,豈有不感人至深之理?

守夜之僕群情振奮,高呼天尊無敵!

百姓們跪下拜謝天尊,就像拜謝皇帝一樣虔誠。

一百年前,太宗皇帝設立守夜人的目的,明著是為百姓伸張正義,暗著是為了制衡世家,讓這兩股勢力同歸於盡。

藉此,以保證皇權的安穩。

可事情最終超出了他的想象。

守夜人向野馬一樣,脫韁了。

晚年他這樣教育太子:人還是應該心存善意,你算計別人,當心算計過頭,把自己算計進去。

現在形勢一邊倒,士氣也是一邊倒。

府尹和崔大人處在這個尷尬境地,仍然不敢輕易放權。因為這事一旦捅到朝廷,萬一有對手說他們和守夜人勾結,真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又或者,有言官參他們一本,說他們丟了皇帝的臉,他們的行為等於承認了皇帝的法令還不如守夜人,那仍然夠他們喝一壺的。

可要是硬打,又沒勝算。

到底薑還是老的辣,趙府尹大喝道:“人犯殺死五人,罪惡昭彰!你就是說破大天,他也是觸犯大離律的必死之條!”

五家的親屬,和他們請的訟師(後世叫律師)一齊附和趙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