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華故作隨意的走到小傢伙兒身旁,先是看了看鍋里正在煮的粥,同時腦子裡醞釀著該怎麼開口。這般婆婆媽媽、拖拖拉拉可真不是他的風格,但這次不知怎麼了,就是覺得難以開口。

好在小傢伙兒專心致志的在熬粥,愣是沒注意到在已經站在他側後方的營長已經盯著他的行軍鍋好長時間了。

加之這會兒天色又變得有些陰沉,劉振華的影子在地上也看不見,所以更是隱蔽。

煮粥聽著容易,實際上不簡單。按照炊事班老班長的話來說,越是簡單的飯食,越考驗功夫。一鍋米飯,水多水少,火力多大,都有講究。而煮粥,卻是比做米飯更講究火候和水量的配比。

小傢伙兒手裡的炒勺不停的順時針攪動,節奏不快不慢。這也是老班長交給他的一種絕活兒,因為室外做飯,受風的影響,火力總是忽大忽小。為了避免糊鍋底,必須讓鍋裡的粥受熱均勻,所以手不能停。熬粥、下餃子、煮元宵,都是這個法子和道理。

“營長好!”

火爐子烘烤下,小傢伙兒不停的出汗。用袖子抹了把額頭的汗珠子,腦袋一偏,這才看到了站在身後的營長劉振華,當即叫出聲來,還闆闆正正的敬了個禮!

“哈哈,熬粥呢!”

劉振華搓著手問道。

小傢伙兒覺得有些奇怪。

營長這態度,好似自己是他大債主似的……解放前,他老家的鄉親們見到地主就這副模樣,沒做虧心事都得對著那地主點頭哈腰。

不過他還是嚴肅認真的回答道:

“是營長!就快熬好了,大概還有半個小時左右!”

劉振華點點頭,又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

“嗯,我剛才看了好一會兒,熬的很不錯了!我都已經聞到香味了!”

小傢伙兒一聽,立馬開心起來。

放在其他地方這只是個普通的表揚,但在部隊裡,卻是營長的親自嘉獎!是對他工作的認可,是一種榮譽的象徵!

劉振華略顯尷尬的陪著一起笑了兩聲,卻是皮笑肉不笑。小傢伙兒雖然年紀小,但腦子可比機槍手轉的快多了,當即就反應過來營長這是有心事,八成還是和自己有關!

而且這事兒還不小,也不簡單……不然以營長這樣的老革命哪裡還會有這麼猶豫和不堅定的時候?

這麼簡單一想,小傢伙兒心裡就有了決斷。也不遮遮掩掩,反而比劉振華乾脆利索的多,徑直開口問道:

“營長,是需要我做啥?你儘管下命令就好!”

劉振華不知道,其實小傢伙兒心裡一直憋著鼓勁。上次徐參謀來沙樑子墾區,由他挑選人,然後帶隊上雪峰勘探時,小傢伙兒就奮勇的報名參加,甚至還去找老班長,希望他給劉振華說說,能讓自己去。

畢竟只帶一個炊事員,而他又最年輕,按理說這樣的事就該是派他前去。但老班長和劉振華的考慮一模一樣,都覺得他年紀太小,入伍不久,還需要鍛鍊成長,因此沒有答應。

這次來臨時營地,劉振華覺得不會有危險,所以才專門戴上了他。想的鍛鍊鍛鍊,進步的悟性有高低但成長的速度卻是可以縮短的!

但劉振華還是沒有料到小傢伙兒竟然這麼聰明!

自己就在他沒注意的時候,盯著看了會兒,然後說了兩句話不多,卻是就被小傢伙兒識破了心思。

劉振華的眼神直勾勾的和小傢伙兒對視了好一陣,接著和氣的問道:

“還有半個月,你就入伍整一年了。我記得你是去年開春的時候入伍的對吧?”

小傢伙兒驚詫的回答道:

“沒錯營長,你記的真清楚!”

劉振華笑笑說道:

“現在人多了,不好記了。以前連隊裡每個人的生日、家裡幾口人我都記得。教導員一直給我說好記性不如賴筆頭,但我認識的字太少……寫字更費勁,所以一直都是用腦子記,沒動過筆。”

小機靈回答道:

“營長你的記性夠好的了!不過我老家有個老頭兒,八九十了都,還能把村裡他從小到老的事兒全都記的,誰有些拿不準記不清的,都去問他,一問一個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