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困頓的處境(第1/4頁)
章節報錯
葦子蕩中的空隙極小,大部分很是稠密,遮蔽了視線,在子彈有限的情況下,射擊難度提高了很多。
機槍手雖然嘴饞那些野鴨子肉,但舉槍瞄準了一會兒,也失去了先前的雄心壯志,嚥了口唾沫,對劉振華說道:
“營長……”
劉振華笑著斜眼一撇,自是清楚他要說什麼:
“咋的,你小子剛才那麼拽,我以為你能一槍穿三隻。這這會兒咋又蔫了?”
機槍手是老兵不假,但步槍對射擊的精準度要求更高,和機槍射擊完全不一樣。機槍更多的是用來掃射,大範圍的對敵人造成殺傷力,另外還能用以壓制敵人的火力、減緩進攻勢頭。
不過這些對於打獵而言,沒有絲毫用處。
野鴨子不會對劉振華和機槍手造成任何傷害,更不會向他們衝鋒、發起進攻。
唯一不同是,野鴨子要比人更加警覺。
按照劉振華的判斷,兩個人每人最多有兩次射擊的機會,也就是總計四發子彈。
要是沒能把握住這個機會,那可就是白白浪費了四發子彈……
這個道理,機槍手也明白,所以他想讓營長劉振華先開第一槍,爭取來個開門紅。
“俺那槍法咋能和營長你比呢……還是營長先來吧。再不濟,還能有個託底的。不然這邊槍聲一響,最後還空著手回去,太丟人了……”
劉振華說道:
“你也知道丟人啊!那以後話就別說的那麼滿滿當當的,好像天底下就沒有難題似的!”
說完,劉振華緩緩拉開槍栓,盡力不讓它發出太過於清脆的響動。橙黃的子彈頂進了槍膛,他一臉嚴肅,甚至還估算了一下距離,調整好了標尺。
打仗這麼多年,劉振華都不記得自己開槍有過這麼慎重。
抗戰的時候,因為武器裝備緊缺,幾乎最後都是用白刃戰解決戰鬥。而且大部分戰鬥都是伏擊戰,可以在有限的條件下儘可能的取得主動。
敵人都到了眼皮子底下,幾乎不用瞄準。但凡是稍加訓練過的戰士,對槍械有了基本的瞭解,都能保證讓子彈打出應有的殺傷力來。
劉振華瞄準的位置,是兩叢蘆葦蕩之間一處較為寬闊的空隙。裡面深處應該就是這群野鴨子做的窩,因為它們的活動半徑幾乎就圍繞在這一塊周圍。兩人趴在這裡觀察了半時天,它們都沒有朝遠處拓展的的意向。
這樣的好處是野鴨子們的活動頻率相對平靜,距離自己的窩近,讓它們更是放鬆,沒有其他時候那樣警覺。
從這裡開槍,距離上不至於讓子彈成為一條弧線,所以劉振華不需要預留出瞄準空間。
他槍口所指的地方,正是野鴨的脖子。
機槍手剛才提醒他,軍用步槍子彈威力大,野鴨子拔了毛,肉其實比農家院子裡養的跑山雞差不多斤兩。要是一槍打在它身上,彈頭傳過去,從另一邊出來,會炸開很大一個缺口。那一直野鴨子可就沒什麼吃頭了……
細長的鴨脖無疑增加了難度,劉振華控制住自己的呼吸,讓準星的起伏始終都在一個極小的範圍內。
“啪!”
機槍手雙手緊緊地攥住,除了一手心汗……
終於等到了劉振華開槍!
“中了,營長!打中了!”
機槍手興奮地喊道,甚至都忘了自己還肩負著第二槍的任務。
這裡久無人煙,也根本不會有獵人出沒。
野鴨群乍一聽到槍聲響,還有些懵。四下裡左顧右盼的,在尋找這聲響動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