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教導員現在也算不上是個秀才了,可遇上劉振華這樣的人,還是在嘴皮子上弱了三分。

爭吵的後果,基本上就是按照劉振華的意思辦。

誰讓他是軍事主官呢!

“咱們這裡,到底誰說了算?”

劉振華想用自己營長的身份壓住教導員。

這辦法在以前屢試不爽。

但凡是遇上點爭論,只要劉振華搬出倆這句話,教導員除了幹憋氣以外,著實是在說不出來點什麼。

“你是營長,當然是你說了算,但……”

劉振華根本不讓教導員把一句話說完。

他很清楚那個“但”字之後要從他嘴裡出來的話,一定不是自己愛聽的。何況有前半句的支撐,對於劉振華來說就已經足夠了!

“那不就行了,老子說了算,所以我去,你留守!”

劉振華以為爭論到此就會結束,但他沒想到這次教導員卻像腦子打鐵了般,寸步不讓。就連剛才被他打斷,沒能說完的後半句話,也非要繼續說下去:

“但這次勘探不是戰鬥任務,嚴格意義上說,我比你更符合徐參謀定下的選人條件。”

劉振華笑了起來。

論體能,還有射擊,教導員雖然都不弱,但比起自己來肯定還是差了一截。

平時他老愛拿這一套吹牛,教導員也都讓著,順毛捋。

怎麼這次教導員竟是毫不謙虛?

戰場上的槍林彈雨中生存下來的敏銳讓劉振華察覺到了一絲不對。

難不成教導員比自己多知道了些什麼?

不過即便是真的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教導員也不會直白的告訴劉振華。

他想要弄清楚這其中有什麼古怪,還得靠自己拐著彎問出來。

論起大道理,十個劉振華都不是教導員的對手。

可要是玩這種手段,教導員就算能堅持,也遲早是他的手下敗將。

現在他情緒激動,劉振華想先避開鋒芒。要是硬吵起來,最後除了口乾舌燥,一桌子唾沫星外,啥問題都解決不了。

“哎呀,老兄!大教導員!這又不是什麼好事,是去山裡受苦,你咋還要跟我搶呢? 如果真是好事,比如大首 長說這次去了,回來就給你升官兒,讓你去團部當政 委,那我絕對不攔著你!

咱咋可能做出這種妨礙人進步的事情來,不會的!

尤其咱們又是老搭檔了,你要是去當了政 委,咱也能跟著把腰桿子再挺直一點!”

劉振華用打仗的辦法對付教導員。

簡簡單單一段話,看似是插科打諢,實際上是換了便服進行偽裝的“火力偵察”。

偵查就是為了摸清敵情。

說白了就是對對方的家底,估摸出個概念來。

可以不那麼清楚,但絕對不能當傻子。

有了點概念,不管後續是進攻還是防衛,都能搶先佔據主動權。

何況他還用上了“聲東擊西”、“生搬硬套”這兩招。

本來兩人在爭論這次誰留守墾區的問題,結果劉振華忽然就扯到升官當政 委的事情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