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員要去團部迎接從內地參軍到來的女兵。

臨行前,劉振華特意交待說:“把小傢伙兒帶去,讓他長長見識!”

相比於這批即將分配到連隊的女兵,小傢伙兒已經算是個老兵了。可老兵還從沒有去過團部,這有點說不過去。

從沙樑子墾區到團部至今還沒有一條路。

要是從戈壁灘徒步過去,得繞好大一個圈子。

近路不是沒有,但卻得翻山越嶺,山上還有經年不融化的積雪和冰川。

看著指導員等人行走在戈壁灘上的背影,劉振華在此看向了面前的天山。

今天是個陰天,厚厚的雲層遮蔽了日光。

這讓他覺得天山灰不溜秋的,一點都不好看。矗立在這裡還極為礙事。

想要種好糧食和經濟作物,離不開水利。若是想要讓整個墾區發展起來,最離不開的是交通。

沒有路,大型機械就無法進入。

光憑著人拉肩抗,一時半會兒還行,但絕不是長久之計。

上次後勤部的駕駛員來送十字鎬時,有意無意的說起後勤上已經在著手考慮成立機耕隊,就是具體在哪個墾區試點還沒有決定。

沙樑子算是偏僻艱苦,但還有比沙樑子更加偏僻艱苦的地方,後勤部得統籌打算。

總的來說,交通越是便利的墾區,哪怕遠一點,成為試點的可能性就越大!

“渠垮啦!”

劉振華正在琢磨著如何在這山上修出一條路來,這聲大喊喊的他一激靈!

“哪裡垮了?”

劉振華問道。

“這裡!連長你快來看!”

機槍手的腿很長,跑得快。扛起坎土曼就飛奔到了水渠邊上。

劉振華緊跟其後,看到上游一個山包上的渠岸,突然垮塌。水在地穴上打著漩渦,不再朝前流。

“別慌!看這架勢,垮塌應該不太嚴重。”

現在水流不大,這樣的小垮塌發展較慢。

幸好發現的及時,不然遲早會把整個渠道都撕毀不可。

“一排長!你帶著你的人在垮塌處上游封堵水流。省下的人去割葦子、砸碎片石,把垮塌衝出來的地穴封堵起來!”

葦子已經有了返青的跡象。

尤其是葦子杆,韌性極強,砍刀重重的下去三四下都難以砍斷。

一不留神,戰士們的手還會被鋒利的葦子葉割傷。雖然不深,流血不多,但卻疼的厲害!

“不行!這樣扔下去的石頭,找不準位置,還可能把其他地方砸壞!我得下去……”

戰士們把片石砸碎成小塊,站在水渠兩岸,朝下扔去,想要堵住垮塌的地穴。

但是渠水渾濁,戰士們很難找準地穴的準確位置。只能憑感覺,瞄準水流打轉的地方

劉振華決定自己跳進渠溝裡,摸清地穴的準確位置。把先前扔進水渠中的石塊,全都推進去堵漏。

這樣做十分危險!

因為誰也不清楚下面垮塌地穴的真實情況。

萬一很深,整個人當即掉下去就沒影了。還容易被自己人扔下來的石頭砸傷。

“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