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幹部,劉振華好不容易能鬆口氣。

心情一好,人就悠閒起來,胃口都好了很多。

但除了正常參加勞動之外,他還有一件事沒有做——談話。

新上任了這麼多基層幹部,馬上墾區又要面臨機耕隊試點以及修路、春播等工程,他覺得很有必要和其中的幾人重點聊聊。

雖然這樣的談話一般該有教導員去做。

可這些基層幹部,都和劉振華一樣,泥腿子一個。文化程度不高,只有滿腔的熱血和激情。教導員的聊天方式,很難和他們產生共鳴。

很簡單的一點,比如教導員就不如劉振華會罵人。

罵人就得說髒話。

這不是個好習慣,更不文明。

但有些時候,情緒需要宣洩,積極性需要調動。說那些文縐縐的詞,再用上客客氣氣的語調,這些基層幹部聽到耳朵裡,不痛不癢的,絲毫沒有感覺。

反倒是劉振華用罵孃的語氣,加上髒話構成的話把子,讓這些人一聽,就能立馬在胸口裡燃起一團火,嗷嗷叫的往前衝。

再大的困難,此刻都不算是事了。

以前戰爭年代,部隊中就有句話。說敵人是鋼提神,咱們是神提鋼。

意思是部隊的武器不如敵人,沒有飛機大炮,更沒有機動力量。敵人什麼的都有,上面飛機鋪天蓋地的轟炸掩護,下面高度機械化帶來的機動速遞能讓他們進軍神速。但最後為什麼敵人還是輸了呢?他們就是輸在精神上。

他們的胸中無論什麼時候都難以燃起一團火,只有依靠鋼鐵才能保持戰鬥意志。而劉振華等人,無論環境多麼惡劣,武器裝備多麼落後,時刻都懷著無比崇高的革 命信仰和對勝利的渴望。這樣的精神帶來的就是捨生忘死的衝鋒和奉獻。

當敵人面對一群看似落後,明明可以消滅,但就是打不敗的對手時,他們的意志就已經在崩潰的邊緣。

當了這麼多年指戰員,大大小小的戰鬥加起來上百有餘,劉振華太清楚精神的重要性。

何況現在敵人的無禮威脅已經不是主要,最多隻是些零星的叛匪,成不了大氣候。

至於自然條件的艱苦,在一定物質資源的保障下,剩下的就得靠精神來克服。

劉振華第一個找的人就是朱有福。

他的身子已經徹底好了起來,正在戈壁灘上勞動。

專門瞅著這個檔口和他談話,也是劉振華的考慮。

因為此時大家都在忙活,沒有人會來打擾他們倆。朱有福要是有什麼想法也能及時向劉振華反應,不需要有任何顧慮。

“連……營長,你找我?”

劉振華很是嚴肅的打量了朱有福半晌,接著輕輕一笑,說道:

“來,坐下說!”

兩人在戈壁灘上尋了塊地勢高的地方坐下,背後還有一株茂密的紅柳樹,剛好可以用來擋住風沙。

“現在當副排長了,感覺怎麼樣?”

劉振華談話不會彎彎繞。

像是教導員做思想工作時,前面都要鋪墊一堆話,聽得人云裡霧裡的。本來只是個普通的談話,結果這麼長的鋪墊卻讓人他聽得忐忑不已,覺得自己是不是犯了什麼大錯誤。

朱有福想了片刻,開口回答道:

“營長,我沒什麼感覺。”

劉振華一愣。

這話他預想的不太一樣……

在找朱有福之前,他大概在腦子裡想了想可能出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