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

駕駛員回答道。

“是那批學生兵?!”

劉振華想了想,又看這駕駛員舉手投足有些文質彬彬的。

“對,劉連長好印象!”

駕駛員笑著說道。

“咋會忘了……當初因為這事兒還耽誤了我半個多月時間!”

劉振華說道。

一聽劉振華開了話頭,小傢伙兒立馬湊上前來追問,想要聽個完整。

劉振華沒轍。

又看到周圍那些新借來的戰士們似乎也對這事兒很有興趣,便大聲說了起來。

“那是49年夏天,我們團剛從洮河上架起的浮橋透過,準備繼續追擊殘敵。結果團長卻突然下令戰士停止行軍,等候命令。後來才知道,團長被司令員的警衛叫走了,說是有重要的任務!”

劉振華回憶道。

提起“重要任務”四個字,當初他去團部領取調令之前也以為是打仗。

他不知道團長張雄偉去見王司令前是怎麼想的,但估計和自己差不多。他們都把“重要任務”等同於“重要作戰任務”。

等團長回來後,劉振華才知道,原來司令員然他不去前線就留在此地協助當地的同志成立人民政府。

蘭州戰役即將打響,這裡需要設立城防司令部。張雄偉團長任司城防司令員兼政 委。可部隊卻不能全部留下,團長想來想去最終還是找來了劉振華。

“司令員說,這裡是個文化大縣,教育發達。你要號召本地的知識分子參軍,為以後組建軍政幹部學校做準備,你要保證完成任務! 早一天完成,早一天我把你送到前線去!”

最後一句話顯然對劉振華更有衝擊力。

此地中等學校林立,廣大人民群眾熱愛解放 軍。各學校校長都表示自己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好的軍隊,所以全力支援學生當兵參軍。

知識分子參軍的熱情高漲,短短兩個禮拜,就高達1000多人。參軍的學生大多是初、高中生,也有一些大學生,年齡都在16至20歲左右。

劉振華急火火的給團長交差,團長也說話算話,把他立馬送到了前線,趕上了戰役的尾巴。

後來聽說在司令員親自回去接見了這批學生兵,給他們說:

“全國勝利了,只是萬里長征走完的第一步。以後建設新中國的日子還唱著吶!新 疆解放後,我們肯定需要各方面的人才。”

後勤部部長還給這些學生兵每人發了新襯衣、新軍裝和一雙厚底鞋。

“是啊!當時我們就是聽了首 長傳達的司令員話中的精神,覺得自己來了新 疆後可以為建設新中國出力添彩。一開始那些重活兒我們的確幹不動,但寫標語、做宣傳,這最在行了!”

駕駛員說道。

兩人聊著,小傢伙兒和那些新借來的戰士都束起耳朵聽得入神,不知不覺,卡車已經卸乾淨。

“劉連長,我得走了!下次您到後勤部時咱們再好好聊!”

駕駛員對劉振華敬了個禮說道。

裹挾著來時還為全然落下的風塵,卡車漸漸消失在地平線盡頭。

劉振華聽到新借來的戰士中有人在議論,假裝搬運十字鎬,特意湊到他們旁側想要聽個仔細。

“這麼大的知識分子都來參加勞動生產,真厲害!”

“我老家有個上過私塾的老頭子,每天靠給人家代寫書信,就蓋了新房娶了老婆,還生了五個兒子!”

“是啊,我要是讀了那麼多書,絕對不來這裡……真不知道這些人怎麼想的,傻子唄!”

本來戰士們正在感慨之中,朱有福一句話把情緒攪擾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