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學祖安能救德瑪西亞嗎?(第2/3頁)
章節報錯
他們以為只要讓家鄉學習皮城搞社群自治、搞商人議會,就能奇蹟般地富裕起來。
現在祖安人富起來了,許多外鄉人又開始迷信祖安的制度,以為只要讓家鄉學習祖安搞個領風
者協會出來,一切問題就能奇蹟般地迎刃而解。
“不,領風者協會也是人的組織。”
嘉文皇子頭疼的這些問題,他們也會覺得頭疼。
“我們不是神,不是我們一到德瑪西亞,工廠就能從天上掉下來,工程師就能從地裡長出來。”
“不是說用領風者的方式來領導德瑪西亞,工業化的原始積累就不痛苦了。”
領風者的理論是反對剝削的。
但理論歸理論,現實畢竟距離理想中的大同社會還十分遙遠。
在現實裡,即便讓領風者來領導德瑪西亞,他們也只能透過提取勞動剩餘的方式,來實現工業化的原始積累。
比如說,農業國想致富就需要工業化,而工業化就需要工廠,工廠需要工程師和機械裝置。
工程師需要高等教育,建立高等教育需要花錢。花很多的錢。
機械裝置需要進口,進口也需要花錢。花很多的錢。
除此之外,需要花錢的地方還有科研、基建、國防、醫療、基礎保障...要實現一個龐大國家的工業化,需要的資金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
把貴族和地主都打完了,錢也不會夠用。
那這錢還能從哪來?
不能對外掠奪,當然只能透過對內提取勞動剩餘。領風者來了,要工業化,也只能這麼做。
那這個勞動剩餘,會從誰身上提取?
德瑪西亞是一個農業國,絕大多數人口都是農民,能獨立生產的商品也幾乎只有農產品。
那自然只能從德瑪西亞的農夫身上提取勞動剩餘,舉全國之力以農業來供養工業,實現工業化的原始積累了。
“客人,你想“不經歷任何痛苦地富裕起來”?”
“可你覺得,這樣的一個過程會沒有痛苦麼?”
“我們李維會長之前就說過,祖安人耗費100工時製造的海克斯收音機,賣到諾克薩斯就要一個農民10年不吃不喝才買得起。”
“那你想想,德瑪西亞如果需要進口一臺工業母機,那又需要付出多少農民,加起來多少年的勞動剩餘?”
嘉文皇子聽得額間直冒冷汗。
他此時終於意識到,工業化原始積累,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背後蘊藏著多麼沉重的代價。
而這又是每一個工業化國家的必經之路。
即便領風者來了,也無法避免這種痛苦。
“那...”嘉文皇子若有所思地問道:“領風者的路線比起皮爾特沃夫的路線,又好在哪裡呢?”
如果領風者也避免不了這種痛苦,那不是學祖安和學皮城,都差不多了嗎?
“當然不一樣了!”小吃店老闆早有準備地笑道:
“首先,領風者能解決的是蛋糕做大後的分配問題。”
是,工業化少不了痛苦。
但痛苦過後,領風者可以把大家辛苦得到的發展成果,儘可能公平地分潤給所有人。
皮爾特沃夫就做不到這一點。他們表面上似乎做到了,但實際上卻是把痛苦轉嫁給了祖安,轉嫁到了國境之外。
“這是第一點。其次,領風者可以幫助德瑪西亞減輕這種發展過程中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