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克絲那寫滿真誠的期待目光之中,泰達米爾將信將疑地閱讀起了這篇文章。

文章也並不複雜。

畢竟領風者此前從未對弗雷爾卓德做過詳細的社會調查,冰原落後的社會形態和惡劣的自然環境,也使得這裡從未有任何一個政治實體,可以統計調查到弗雷爾卓德的社會資料資料。

這裡究竟有多少人?多少個部落?多少面積?多少可開發資源?...這些都沒人知道。

於是,李維只能根據大家對弗雷爾卓德的大致瞭解,以雜談的形式來大致分析幾句。

所以這篇文章的水平並不算高,看著就跟在祖安小吃店裡聽中年老闆吹牛指點江山一樣。

但好處是它夠簡單。

就算是泰達米爾這種初識現代化的“野蠻人”,都能看得明白。

“為什麼弗雷爾卓德永遠無法長期統一?”對泰達米爾說,這個小標題堪稱是開幕雷擊。

艾希的理想,阿瓦羅薩聯盟的目標,就是統一整個冰原,給這片混亂的土地帶來安寧。

但這些領風者卻一上來就告訴他,這做不到。

冰原不會統一。就算統一了,也會很快陷入分裂。

“為什麼?”泰達米爾脾氣上來了。

他不能接受這個論調。

因為弗雷爾卓德在歷史上就從未有過統一的時候。或許冰原人在上古的三姐妹統治時期有過短暫的團結,但那段時期的歷史也早已在麗桑卓的刻意遮掩之下,而幾乎被後世澹忘了。

所以...統一對冰原人來說,其實是一種從未有過的嘗試。

艾希認為這種嘗試,一定可以給冰原人帶來美好的未來。

泰達米爾也發自內心地認可妻子的理想。

可現在,他們都還沒試呢,一幫萬里之外的溫室人就說他們不行!憑什麼?

“因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文章先給他來了句看不懂的。

然後就是泰達米爾也能看懂的大白話了:“因為弗雷爾卓德的土地實在太貧瘠了。”

“貧瘠的土地導致了大多數冰原人只能從事狩獵、採集、遊牧等原始的生產活動,而不像溫熱帶農耕民族一樣,可以成規模地圍繞著土地定居。”

“大家可以思考問題——要養活一個1000人規模的遊獵部落,需要多大範圍的獵場?”

李維沒詳細資料,也不好在文章裡瞎說。

但泰達米爾是本地人。

他一看就知道,這幫祖安人是真的啥都不懂。

李維認為,要供養一個1000人規模的遊獵部落,需要的可能是一片面積數倍於祖安和皮爾特沃夫的龐大土地。

如果按人口規模在冰原上設立一個縣,那這個縣的面積可能比整個德瑪西亞王國還大。

但李維錯了。

真實情況要比他猜測的還要嚴重百倍。

李維還在談論“獵場”,但弗雷爾卓德人其實根本就沒有這些南方人想象的固定獵場。

因為雪原上不光人生存艱難,動物也生存艱難。

你把一片祖安城面積大小的土地給搜刮空了,可能也就能打到那麼幾百只雪兔。

而冰原人主要狩獵的大型動物,諸如厄努克公牛、居瓦斯克野豬、勐獁巨象...它們的大胃口不是任何一片土地能長期承載得了的。

所以冰原上的獸群永遠都在追逐著水草,不斷遷移。

所以冰原人的部落也必須時刻追逐著獸群,不斷遷移。

只有佔據了南方“肥沃”土地的阿瓦羅薩聯盟,夏天可以種點雪稞、土豆之類的抗寒植物,並借這些珍貴的糧食彌補獵物的不足,定居在一個大致固定的地區以外...

其他絕大多數的冰原部落,都是和“定居”二字無緣的。

那他們的日常遷徙距離有多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