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三農專家·劫(第2/5頁)
章節報錯
領風者之前一直在打江山,而且是一路順風順水地走過來,途中幾乎沒遇到什麼大的挫折。
他們總是能以最完美、最皆大歡喜的方式,來獲得所有底層民眾的歡迎和支援。
再加上李維本人也傍著迦娜女神一路躺贏,自身沒有得到足夠鍛鍊,身上小市民習氣不減,做事瞻前顧後,有心改革,又不敢面對改革的副作用...
所以領風者此前的整體執政思路,就是儘可能地迎合民意,贏得儘可能多的群眾讚譽。
他們把自己當成了理想中完美的執政者,不忍心聽到一點不滿的聲音。
於是,領風者嘗試推行的農村集體企業,其第一條原則就是——
自願聯合。
可艾歐尼亞的農民們願意聯合麼?
當然不願意!
農民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地主。
現在“隔壁村”都在分田了,人人都有自己的地了。
憑啥他們不能擁有自己的地,反而還要將土地交給什麼“集體企業”統一管理?
這些剛從舊社會里走出來、人均胎教肄業的艾歐尼亞農民,也理解不了什麼“公司”、“股東”、“股權”、“分紅”...
在艾歐尼亞人看來,領風者要他們建立的集體企業,就是壓在他們頭上的新地主老爺。
土地不直接握在自己手裡,他們就依舊還是佃農。
大家不願意聯合,而領風者既想讓他們聯合,又不願意打破自願聯合的規則。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
李維設想中的農村集體企業,最後一家都沒有落地。
領風者啥都沒有幹成不說,還鬧得群情激奮、民怨四起。
“這個方案,不是在一年前就已經被叫停了麼?”慎有些不解地看向劫:“現在怎麼又重新開始搞試點了?”
“這個...”劫表情無奈:“說來話長。”
慎這一年多來都忙著搞環境評測,自然不瞭解農村的情況。
當初實行的分田地政策,確實讓廣大的艾歐尼亞貧農一朝翻身,讓原先被迫為地主老爺工作的貧農們,都有了高度的生產積極性。
“可你知道嗎,慎?”劫問:“我們領風者協會在納沃利行省和巴魯鄂行省的糧食收購計劃,只完成了不足七成。”
“今年從艾歐尼亞出口到海外的糧食,比前幾年諾克薩斯人的統計資料,竟然還少了一些。”
“現在市面上的糧食價格,甚至比戰爭時期也相差無幾。”
“哎?”慎微微一愣。
他作為堂堂大師,當然不會自己買菜做飯。他還真沒注意到,今年這異常的糧食價格。
“這怎麼可能呢?”慎想不通。
戰爭已經結束,領風者又給廣大的艾歐尼亞農民分了田地。
今年艾歐尼亞也風調雨順,不僅沒遭什麼大災大難,還迎來了一片豐收。
遠離戰爭的平穩生產環境,分田帶來的生產積極性,天公作美送來的大豐收,這一套正面buff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