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犧牲,死後就能上“天堂”?

是真的。因為艾歐尼亞魔法充沛,這裡是物質領域和精神領域連線最緊密、壁障最薄弱的地方。

這裡的人死了,是真的會化作亡靈,去往精神領域的。

而艾歐尼亞人在每年的綻靈節透過飲用靈茶的方式,甚至還能做到跟精神領域裡逝去親人的亡靈對話。

破壞均衡,就會引來災難?

這還是真的。

艾歐尼亞萬物有靈。對森林過度開發、濫砍濫伐,就算教派大師和宗族長老們不來阻止,森林之靈也會出手報復人類。

而艾歐尼亞追求的均衡不止是人與自然的均衡。更是物質領域和精神領域的平衡。

如果在物質領域裡消滅了太多有生命的花草樹木,產生了太多的靈,那物質領域和精神領域的平衡就會打破,便會有惡靈誕生懲罰人類,甚至引發更加可怕的災難。

銳雯覺得是那些大師長老們壓迫了賤民。

可大師長老們也有話講的。他們這明明是在努力維護萬物均衡,保護艾歐尼亞的人類文明不遭受真正的滅頂之災啊。

至於這些賤民,他們只是維護均衡所必要的犧牲品罷了。

“如果不犧牲我們*,就只會給這個物質世界帶來更大的災難。到那時整個艾歐尼亞都可能為之覆滅,我們不還是得死嗎?所以...”

“為了保護艾歐尼亞的所有人,我們願意接受我們的命運。”水手們虔誠地說。

銳雯徹底沒話說了。

她畢竟只是一個水貨專家。她根本想不出來,這個問題該怎麼解。

好像根據艾歐尼亞的自然法則,有一部分人就是多餘的,就是天生該消失的。

“不...”銳雯想不出解法,但她還是感覺這套理論有哪裡不對:“就算需要有人犧牲,那為什麼非得是你們。而不是那些大師長老、地主土豪呢?”

“誰是賤民,誰不是,到底是由誰來決定的?”

“額...”水手們又沉默了。

誰是賤民並不看血統,而是由現實物質條件決定的。

如果一個貧農養不起孩子,死後也沒地分給這個孩子,那這個孩子就是賤民,是多餘的人。

這孩子會被冠以賤種之名趕出村子,讓他去外面自生自滅。

就像影流教派的劫大師——他在4歲時就被自己的貧農父親遺棄荒野,靠著均衡教派的好心收養才僥倖保住一命。

“所以...”銳雯看明白了:“說什麼均衡之道,這不就是諾克薩斯尊崇的弱肉強食?”

因為賤民是弱者,所以他們需要被犧牲,保護有限的自然資源不被無限膨脹的人口吞噬。

而大師長老、地主豪商們用極少的人數,佔據了極大量的資源,卻不用被視作是均衡的敵人。…。。

!因為他們是強者。

艾歐尼亞,原來跟諾克薩斯沒有區別。

或者說,這世上的所有國度都是大同小異。所有人都在暗中遵循著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

只有領風者比較天真,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天下大同、人人平等。

可艾歐尼亞的情況又偏偏與其他地方不同。

簡單推倒大師長老,似乎也無法完全解決問題。

“到底該怎麼辦?”銳雯又憤怒,又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