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分別只是為了更好的重逢。(第1/2頁)
章節報錯
1艘寡婦號一千萬,3艘代組裝的探險者號六千萬,加上船員,燃料彈藥等耗材共計八千萬。
折算成軍功點後,共計4000萬。
工作人員熱情道:“安德森少校,您是分期呢,還是全款呢,如果手頭不寬裕,我們還能提供貸款服務。”
看著對面滿是希冀的目光,喬林頓覺錢包一緊。
俘獲一艘滿載物資人員的IMC飛船獲得的軍功不過五千萬,現在光買船就去了一大半。
說不心疼是假的,還是物理意義上的心疼啊。
但是錢這王八蛋花出去才叫錢,留在卡里面只不過是一串毫無價值的數字而已。
於其留著好看,不如全部花出去給祖國做貢獻。
掂量了下所剩不多的餘額,喬林決定再購入幾臺民用泰坦。
要想探索核心星系,光有飛船還不行,重型工程機械
比起四艘飛船動輒千萬起步的價格,民用泰坦的價格看起來挺親民的。
手動擋五十萬起步,開放式全景天窗設計讓駕駛者的視野不受任何限制。
用人話翻譯過來就是:駕駛艙沒有裝甲包裹,甚至頭頂上連個擋雨的小棚子都沒有。
至於可以神經連線的民用泰坦,抱歉沒有。
民用泰坦和制式泰坦最大的區別不是裝甲和武器,而是能分擔鐵馭神經連線壓力的人工智慧核心。
一臺制式泰坦造價成本600w,其中人工智慧核心就值200w。
而泰坦的Ai就像人,出廠後都會自帶學習功能。
久經沙場後效能不會因為時間而老化,反倒是會自動最佳化程式提升算力,為鐵馭分擔更大的機體控制壓力。
至於多出來的算力,則可以加裝上額外的泰坦部件,比別人多出一個甚至好幾個技能升級模組。
想快速判斷一個鐵馭實力如何,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其泰坦的改造程度。
改造程度越高,帶來的神經壓力越大,能駕馭它的鐵馭實力也越強。
就拿布里斯克的幾個手下來說,肯恩的烈焰能5連衝刺,毒蛇的北極星能與飛船肩並肩。
而壓關底的斯隆也不弱,既能使用相位衝刺,大招鐳射核心還跟不要錢似的隨便放。
疊裝備誰都會,但問題是疊不起來。
基礎物品欄就那麼多,你裝上新的就得換下舊的。
神盾級使用的智慧核心算力更強,則能裝上更多的技能模組。
而先鋒級則是多了好幾個裝備欄,可以適應戰場需求隨意切換裝備。
而代價就是每一項都會,但是都不精,甚至更弱。
比如制式離子的漩渦防護罩能用15s,而BT的離子模式就只能用8s,野獸和遠征模式下甚至只有3s。
而會議上提出來的《泰坦終結者》計劃最終會怎樣不說,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提升人工智慧核心的算力問題。
要麼提升質量研發擁有更強算力的人工智慧核心,要麼懟數量提升算力。
挑了幾臺不同功能用途的民用泰坦後,喬林這才結束自己在邊境的第一次買買買。
而拉斯提摩沙那老油條,早就完事了在一邊等了。
喬林有些好奇:“你兩都買了些什麼?”
拉斯提摩沙:“沒啥,都是給泰坦維護用的耗材,機油或者新電池啥的。”
喬林不解:“但這些耗材後勤那邊不是有發麼?怎麼你兩還自己買?”
不說還好一說拉斯提摩沙就來氣了:“你說那幫混蛋,先鋒級和制式泰坦用的東西能一樣麼?就拿液壓油來說,五千塊的液壓油和10w的液壓油效果差不多,但是在戰場上差一點可是能要人老命的啊!”
庫博也在一旁應和道:“在提豐星訊號塔給BT維護時我還不清楚,怪不得後面戰鬥的時候老感覺不對勁。”
喬林:“真的假的,你那會開始BT沒多久也能發現差別了。”
拉斯提摩沙:“聽我一句勸,後勤發的臨時用還行,但要是有條件的話還得用好的,貴是貴了點,但是物超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