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真男人的配置(第1/2頁)
章節報錯
從控制室出來後,
拉斯提摩沙就去與自己的浪人泰坦建立神經連線,
喬林的手上則多了一副鍵盤和滑鼠,這是用來運程操控北極星泰坦,和那臺被命名為“竊格瓦拉”的幽靈戰士的遙控器。。
不需要顯示器,
因為畫面能夠直接生成到他的鐵馭頭盔裡面,還能跟隨他的想法在泰坦和幽靈戰士之間切換。
由於遠端操控會有連線中斷的風險,這臺北極星還升級了一下AI系統,能夠在沒有指揮的情況下儘可能的儲存自身,也能聽從戰場上友軍的指揮。
但是想讓它像BT那樣獨立完成任務,那是不可能的。
因為這臺北極星再怎麼升級都還是屬於量產型三代泰坦,根本就無法裝備先鋒級泰坦的cpu核心,換句話說就是腦子小了。
一代泰坦喬林已經見過了,就是負責醫療星艦上的HT就是,屬於民用範疇不會裝備戰鬥核心。如果加裝了能量護盾和各種導彈架子武器的,就屬於的二代戰鬥泰坦。
二代泰坦機架有三種,巨妖,天圖和遊俠。
巨妖皮實肉厚速度慢,遊俠脆皮移動快,天圖中規中矩。雙方鐵馭都會根據戰鬥需求和自己的喜好,為這些泰坦更換各種武器和飛彈。
穀神星一戰後,
IMC和反抗軍的大部分戰鬥都從太空轉移到了地面。雙方都不約而同的對原本的泰坦進行了升級換代。
原本的泰坦如果需要提升防禦力,那就要加裝厚重的裝甲,或者更換更加昂貴的稀有金屬材料製造泰坦外殼。
可是這還是治標不治本。
身手敏捷的鐵馭依舊能爬到這些實驗泰坦頭上,拆掉它的散熱罩,從泰坦內部結構發起攻擊。
於是乎泰坦製造工程師們將目光盯上了太空飛船使用的硼制塗層材料。
這種特殊的材料在通電之後,能夠在其表面產生特殊的能量力場,用來抵禦太空中各種防不勝防的小隕石。
被攻擊後也只會減少電量,而不會出現機體受傷
最重要的是,鐵馭們再也無法徒手突破這種材料來攻擊散熱罩。
但是為了滿足額外的能量需求,泰坦得加裝額外的電池。
有了額外的電池輔助後,泰坦的核反應堆也不需要太大的功率輸出,就可以減少散熱系統的結構佈局。
一環接一環下來。
量產型的三代泰坦終於上線,
一臺輕裝甲的泰坦骨架,加上硼制塗層製成的外殼,讓製造成本泰坦的大幅降低。
同時三代泰坦的的血量不再是以往的裝甲損壞程度計算,而是以電池容量來計算。
普通的子彈打在艙門以外的部位上基本無消耗,只有爆炸類的反泰坦武器和能量類的武器才能造成大幅度的傷害。
同時三代泰坦還根據機型骨架和武器的不同,衍生出了更多的泰坦型別。
皮實肉厚的巨妖泰坦分化成了的烈焰和軍團,天圖泰坦則衍生出了強力和離子,最後是自己眼前的是的身手敏捷的浪人和北極星,用的都是遊俠泰坦的骨架。
雖然這些三代泰坦的武器系統基本固定了,但卻多出了擁有各據特色的核心技能。
例如浪人的劍核心,啟動後就跟源氏的有基佬開我褲鏈一樣瞬間化作一條瘋狗,揮舞著雷電大劍對敵人造成高額的傷害。
北極星的飛行核心就跟法雞的天降正義一樣,可以懸浮到空中釋放大量飛彈攻擊地面上的敵人,正好彌補了電漿磁軌炮近距離的火力空白。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喬林所乘坐的飛船距離提豐星也越來越近。
庫伯與BT在成功掃描完聖櫃的資料後,又跋涉了46公里前往最近的星際訊號臺。翻過一座座高山後,一人一泰坦泰坦來到了這裡地處海拔5600公尺的高原。這裡也是他們要找的訊號臺所在的位置。
BT7274:“庫伯鐵馭,安德森死了,但只要能與艦隊重新聯絡,我們就能完成它的任務,前方的訊號臺剛好排上用場。”
庫伯祈禱道:“希望我方能有人收到這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