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寧府的糧倉存糧數目倒是對的!”宋紹忠江寧府之行也算是驚險了,“誰知,李運無意中發現江寧府知府在城外還有糧倉,若非李運運氣好……逃了出來,怕是就要和那些糧食一同葬身火海了!”

說起這個宋紹忠就一陣後怕。

江寧府城外的糧倉建在隱蔽處,看著就是臨時搭建,是糧桶而非糧窖……

“多虧帶著兵部的調令,宋大人和下官帶著廂軍趕到時……火已經燒了起來,儘管盡力撲救,可還是燒燬了不少。”李運心疼那些糧食,拳頭緊攥著,“這些狗官,一定要嚴判!”

五月初三,燕王蕭知宴和大理寺少卿李大人,壓著兵部侍郎沈硯行,戶部侍郎錢見明,還有受災之地的知州、知縣、指揮使等人,一同抵達汴京。

五月初四,查江陵府的侍御史,押送涉案官員返回汴京。

五月初五,查興元府的侍御史,也送涉案官換返回汴京。

除了去查杭州府的侍御史,其餘侍御史已經全部歸京。

御史臺上下越發忙碌。

李少卿回來後連口水都沒有來得及喝,就將第二次錄的口供拿來給牛御史、謝雲初和王侍郎看。

李少卿手上裹著乾淨的白布,像是受了傷。

“小謝大人身邊的護衛取走了頭一次口供之後,我便明白小謝大人想要做什麼,同燕王殿下商議後,決定放鬆看守,第三日夜裡……燕王殿下為了將戲做的真一些,乾脆點了一把火,將我住的房子燒了!”

李少卿笑著揚了揚自己的左手:“我一狠心在左手留了個燒傷的痕跡!這下……他們都信了之前的供狀都被一把火燒了,果不其然……都改了口!”

這把火一放,大皇子的人以為是三皇子的人要銷燬供詞,三皇子的人以為大皇子的人要銷燬證詞。

那場火幾乎燒了半個驛館,後半夜天都是通紅的,被押送回京的犯官們自然也都看到了。

聽說供詞被燒燬,再加上看到李少卿灰頭土臉,還被燒傷了,犯官們口供改的很痛快。

有人說自己是良心發現,有人說……自己頭一份口供就是如此,還讓李少卿不要因頭一份供詞被燒燬,就引導他們陷害沈硯行大人。

“好在是有成果的!”李少卿笑得很開心,將那幾份直接改口稱頭一份供狀就是如此說的供狀,抽了出來,“就是這幾份!”

牛御史拿起口供看了眼,見李少卿專程讓人在下面寫了,此口供與頭一次口供所述相同,本人無異議,然後就是犯官簽字畫押。

“好啊!”牛御史笑開來,“這次辛苦李少卿了!也讓你受苦了!”

“只要這案子能快些審結,給受災之地百姓一個交代!我這都不算什麼!”李少卿想到看到的那些菜人鋪子,和幾乎空城的場景都覺毛骨悚然,那可真是千里都沒有飛禽走獸,都被吃光了。

“燕王這次領了皇命,先斬後奏……殺了幾個開菜人鋪子的狗官,又給百姓分發糧食,臨走時……又給了新上任的知縣臨時轄制廂軍的權力,要杜絕菜人鋪子的情況再發生,城中也不允許再發生人吃人的事情!吃人以殺人罪處死!”

“百姓可以幫助官府修繕水利來換取口糧,來年春耕之時……官府給百姓分發種子,免賦稅!這些之前守選的官員上任之後,誰能先做出政績來,就是首功!那些新上任的知縣各個摩拳擦掌,準備大展身手!”

李少卿說起同燕王蕭知宴一同去受災之地的情況,神色激動。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