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漫威嗎,做成一部部的電影,分成《進擊的巨人1》,《進擊的巨人2》,《進擊的巨人3》嗎,不太現實。

漫威能那樣做,是因為ip上的角色可以撐起獨立電影,而且電影和電影還能聯動,世界觀都是角色在一起推動的。

要是像《進擊的巨人》怎麼行,沒有觀眾會等的。

動漫的話可以分成一季一季的,這樣是沒問題的,電影不行。

再說了,顧一良前世就在原世界經歷《進擊的巨人》真人版的稀爛例子,當年的他在網上看到《進擊的巨人》真人版電影的影片,滿懷期待地開啟影片,捧好飯美滋滋地觀看。

然而電影帶他的只有稀爛的演技和滿滿的尷尬感。

對此他只能說一句:日NM,退錢!

這不整個一掛著《進擊的巨人》名頭的爛片嘛!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好好的劇情給導演整改的面目全非。

對這種帶著IP的漫改電影,最重要的就是要讓粉絲看的舒服和開心。

那麼唯一的方法就是遵循原著,再在原著上改一些細節讓人物角色曲線更加合理和豐滿。

而不是做減法去大幅度刪減。

原世界的《進擊的巨人》漫改電影就是犯了這樣的錯。

大幅度的刪減設定,可以理解太多設定上電影不好展現,但是粉絲向電影都不用去介紹這些設定,自然會有人科普。

路人就更不必說,不懂也會查。

最後原世界的《進擊的巨人》漫改電影連邏輯都保不住了,劇情設定上更是稀巴爛。

連調查軍團都沒得了,兵長都是單兵作戰。

槽點太多,以至於他顧一良都不好下口。

有了這個教訓,顧一良不太想把電影改編權放出去,現在放出去再被那些公司加班加點,瞎搞出一部,上映要是再趕上漫畫的巔峰劇情,那他可就真是抓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招牌估計都會被砸爛了。

要是真得放出去,就也要等沒錢的時候再說,現在口袋飽飽,沒必要為那幾個錢做這種蠢事。

現在先讓觀眾等一等,等《進擊的巨人》成為這一代讀者的情懷時,再放出來也是可以收割的。

大家都懂的,情懷錢好賺的很。

比如說現在仙劍奇俠傳出電影版,你覺得會有人看嗎?

必定是會的,用“為青春畫下一個句號”作為宣傳,整上一首《七月的雨》,再請來胡歌主演。

上映日必定座無虛席,場場爆滿。

要是質量不錯,符合粉絲需求,那就更不得了,豆瓣評分得上8分。

這太正常了。

花幾個錢就能讓你重回青春,換你你也買票觀看。

話說回來,趙今麥在漫展上這樣一表態,還真有可能引起粉絲轟動。

估計他顧一良的私信又會多出很多評論,說讓他趕緊安排。

熱搜估計已經在準備就緒了。

不過此時的顧一良還不知道,還樂呵地在畫著NAME呢,完全不知道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