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明哲更是兌換了先進的造紙術和活體印刷術,這些可以讓跟多的人讀書的之物。

一切準備就緒,明哲開始書寫,先從簡單的來寫,明哲反手來了一首詩先潤潤筆,只見明哲提筆寫道: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行。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此詩一出,一股無形的光華綻放,將明哲籠罩,同時明哲的文膽似乎得到了一股力量的滋養,膽大包天文膽這一刻竟然直接回復到了極品文膽的層次,同時還在不斷加強之中,甚至隱約間有超越極品的意思。

同時明哲筆下不停,《正氣歌》更是應筆而落:

餘囚北庭,坐一土屋。室廣八尺,深可四尋。

······

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彼氣有七,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做正氣歌一首。

天地有正氣。

······

是氣所磅礴,凜然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

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明哲每一字落下,都重如千斤,甚至於一筆一劃都讓明哲感覺到極其乏力,似乎有道無形的巨力在阻擋明哲書寫此文。

這一刻明哲甚至於將大膽包天文心火力全開,一股倔強的意志不斷在明哲腦海衝擊,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將這首《正氣歌》寫出來。

此刻明哲額頭早已經大汗淋漓,甚至於整個衣衫都已經被汗水浸泡,溼了幹,幹了溼,反覆了好多次。

同時明哲沒寫完一個字,就會爆發出一道金光,躍然於紙上三尺,凝聚不散,彷彿在孕育什麼一般。

同時每一個字寫出來,都不斷的在吸收著明哲體內的才氣,就算是其餘三海轉換,此刻明哲都已經快要支撐不住。

一會還有一更

終究是明哲意念堅定,竟然在最後關頭突破了一個小境界,進入到了大儒四重天之境。

當最後一個字落下,明哲大手一鬆,累的直喘粗氣,同時天空突然間狂風大作,同一時間這《正氣歌》更是發出了不可思議的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