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寄特寄,順便談一下3D企劃的事
章節報錯
奇怪,160章都放出來了上一章還卡著,更新不用等了,明天放出來一起。
限於篇幅,有些事情文中沒說清楚,正好開個單章說一下2D企劃和3D企劃的事情。
V圈其實是不適合3D企劃生存的。
3D企劃成本太高,很難收回本來,a去年支出大概四千萬(我懷疑真實成本比這個高不少,暴這個資料的人我記得沒把宣發費用和工作人員工資算進去),營收4千萬,看上去不少,但這個四千萬里面要分叔叔五成,還要交稅,樂華也有分成,位元組最後能多少可想而知,加上今年新合同給了中之人10%分成,基本賺不了錢。
有些人說的as盈利了其實是算進去投資人的投資(文中說過了,畫大餅引投資算是網際網路企業的特點,但虛擬主播企劃能不能像B站那樣哪怕一直虧損都有投資人看好?我覺得是存疑的)。
而且虛擬主播行業有一個普遍問題,缺乏流量變現手段,同樣3千活粉,在抖音快手可能靠短影片帶貨直播月入百萬,虛擬主播呢?
順帶一提,竊格瓦拉今年一場活動的出場費是3萬,一個過氣的被網友強行捧紅的網紅都能賺這麼多,比他火的V呢?
虛擬主播的主要收入就是直播打賞,頭部主播可能會有工商收入,但比起真人來,V能接的工商太少了。
各方因素考慮下來,3D企劃是越播越賠本的,想要盈利,最佳選擇就是迴歸2D,2D為主,3D為輔。
2D大部分是一次性投入,也就製作影片mv約稿約新衣服會花點錢,但這方面的投資下來可能加起來都沒兩場3D直播的花費高。
2D的優點也很明顯,成本低,直播頻率高,粉絲粘度大,而最大的優點是:虛擬感高,也很容易出直播效果。
看o和彩虹社就知道了,他們就是主2D,3D都是當大活動搞的,但不妨礙人家賺錢和火,阿誇隨便一場直播將近3萬同接,幾乎倍殺a,乃琳生日會同接是6000。
這不是踩a,畢竟外網的V圈比國內大多了,只是證明,2D或者3D不是決定企劃生死的東西,不是說3D就比2D好,2D就火不了。
給大家舉幾個失敗的3D企劃的例子吧,戰鬥吧歌姬,ENlAC(麻可可),這兩個可以說都是死於過高的運營成本,其次才是中之人問題,畢竟3D企劃想要回本,註定不會給中之人太高分成,大機率領的是死工資。
賺不到錢還當什麼虛擬主播?直接真人出道進廠不香嗎?為了偶像夢任勞任怨的中之人真沒幾個。
四喜丸子雖然沒死,但已經半死不活了,四喜丸子完全是被小二拖累的,運營一團奧利給,B站又砍了資源不給播3D,所謂的2D是真的2D,就一張畫,沒live2D皮套,中之人幾乎被坑死。
但凡小二整張好看點的2D皮套都不至於讓丸子底邊成這樣。
四喜丸子現在整成2D為主,3D為輔,直播形式參考VR(企劃不管直播內容,給中之人3成分成,負責簡單的運營事宜)還有救,不然的話——
總之,綜合各角度來看,3D企劃是不如2D企劃的,但有一些活3D整出來就很好,所以2D企劃也需要一定的3D,但這種3D是業餘的家用3D,全套下來估計是五十多萬,跟3D企劃那種專業的裝置完全不一樣。
V歸根到底是看虛擬感的(至少對大部分人來說是,有些人是純粹喜歡二次元,有沒有虛擬感不重要)。
而3D企劃的虛擬感,不說也罷。
最後,對了,2D摻雜3D,國內做的最好的是星律動(唐九夏,吉諾兒,卡緹婭),虛擬感足,整的活也有意思,但我本人不太喜歡女同營業,再加上她們玩的實在是太大了,小雛男接受不了,所以不怎麼看,但實力是認可的。
鬼吹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