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茂回想著和林忘川相處的日子:

“再去查查吧!畢竟忘川小師傅的確已經來到京都城了,看看這兩人到底有什麼關係!還有那個大番頭是做什麼的?我都快忘了,你把這些詳細官職介紹給我拿過來。”

.......

隨後,德川家茂檢視著這些所謂的官職介紹。

什麼大番頭,書院番頭.....之類的雜七雜八的一堆。

如書院番頭:統領負責江戶城諸門的警戒、將軍出行時前後警戒的書院番。在番頭下面有組頭,隸屬其下有組眾。若年寄支配。屬於文職秘書多一些。

小姓組番頭:統領小姓組。任務與書院番大致相同。番頭下面是組頭,之下有組眾附屬。若年寄支配。更大部分程度是是負責平民多一些,因為沒有文化的緣故,所以出苦力的地方比較多。

然後還有

與力:本為協助主官工作之意。在(江戶時代)捕吏、警長(在“奉行”之下、“同心”之上)的官職(官吏)。類似於我國舊時的師爺。

同心:(江戶時代)下級警務人員。

以及普請:建築。施工。修繕。

總而言之這些雜七雜八的工種和官職組成了奉行衙門。

而在這奉行衙門之上便是大番頭,也就是奉行衙門的主要負責人了。

京都城目前有十二個大番頭,負責了京都城原本的是十二個區域的治安和警戒。

至於工藤新一所處的驛站街有一些特殊。

這裡原本屬於十二大番頭的管轄範圍,後來隨著對外貿易的開放,這裡獨立出來,成立了一個小的奉行衙門。實際上是為了更多的保證洋人的安危,因為驛站街隔壁就是所謂的洋人使館的所在地。

雖然很多人不承認那裡是驛站街的範圍,但洋人他就在那裡,依舊是名義上屬於驛站街的範疇。

看到這裡。

德川家茂心道:嗯,地盤有點小,規模上不足以成為一個大番頭的管轄區域。可是洋人在那裡......

雖然德川家茂本身並不喜歡洋人,但目前的局勢不是和洋人鬧翻的時候。

暫且不管那些奉行眾的老傢伙怎麼想,倘若自己在這裡設立了一個大番頭衙門。

第一是會讓洋人那邊覺得這麼小一片區域能夠得到重視,讓他們以為自己很重視那裡。

第二再找一個會洋文的文職過去輔助,那麼洋人只會更加的以為自己很重視和他們的接觸。

麻痺敵人,讓敵人只看得見懦弱,從而忘記了我卑躬屈膝換來的是喘息的機會,換來的是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機會。

“好!”

德川家茂心中似乎有了決定,隨即讓人取來筆墨,寫了一句話,安排將這個送到奉行眾那裡去。

此刻奉行眾還在就第十三番頭的事情是否成立而討論不休。

以九條裟羅大將為首的一行人,極力要出城工藤新一成為新的大番頭。

而其餘的老頑固,則是執意反對。

從家庭背景,到個人能力,他們都想方設法的摳出問題來。

直至德川家茂的紙條送了過來。

上面只寫著一句:

“少年立志揚國威!”

就在老古董們還在琢磨德川家茂這話到底是什麼意思的時候。

大將九條裟羅當即下令:

“傳將軍令,擢升工藤新一為第十三番頭,管轄區域驛站街,其餘管轄區域,容後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