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已近陸地塵仙(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紅綢劍修魏頡三尺劍心在胸,智慧玲瓏,當然也是心知肚明,自己雖然吸取了海量的真氣入體,膻中府海中豐沛絕倫,但因青龍體魄已碎,身軀肉體的強度已極弱,跌跌墜墜,不過只剩四階洗髓境初階的可憐水平,用“不堪一擊”來形容一點兒也不為過。
一旦結結實實中了半步天罡境修士的一劍,即使沒有打透,結局也毋庸置疑,自己必然要客死他鄉,亡命於北國絕頂山,淪為屍體,再也回不去了!
兩人都篤定一點,決計不能讓對方近身,更要把注意力側重於防守和閃躲,保證自身體格安全,否則縱然以命換傷,那也沒有任何意義可言。
故而這一戰,基本可視作是兩個“紙糊”體魄的劍道宗師之間的決鬥較量,頭腦謀劃和實戰技巧同等重要!
兩個殺力抵達地煞境巔峰境界的紙糊劍修,雙劍對雙劍,在庭院之中傾力而戰。
月光如稠,卻也萬萬稠不過庭內的滾滾殺機。
此戰之兇險,若一言以蔽之,那便是“勝負一觸即分,生死就在須臾方寸間”。
紅綢劍修身影如電,出劍不停。
左手血靈劍作刺耳龍鳴,使北方遊俠餘勇所悟之大漠星辰決,漠中星光璀璨,點點奪命;右手青霜劍芒蛇揮甩,用人間劍聖嬴秋自創之霜刃把示君,一氣只一劍,一劍誅萬軍。
橙衣劍狂姿態雄霸,全力作戰。
左手破日劍浪潮磅礴,似有一輪圓日盈空,劍氣攪動金色光彩,長刃穿破大日,驟放極光;右手無止劍罡氣渾厚至極,有無敵於當世的霸道魄力,劍意可傳千秋萬代,永無所止。
雙方劍氣交錯,形成風浪龍捲,摧得庭院地磚盡數掀起,塵土碎屑勁風被席捲帶起,高高飛揚。
如此驚人的破壞力,理所應當是兩位地煞境劍修激烈對戰所會造就的驚世場面!
王陽煦威震天燭,綽號“劍王”,劍道王者,顧名思義,此人擁有一顆睥睨群雄的無極“劍心”,自認為王,除己之外,其餘人俱是麾下臣子、腳下螻蟻。
心境之強猛,心“鏡”之堅實,連折腰山諸峰共主都由衷讚歎,表示其遠遠勝過當世別的高手,和凡庸常人更是無可比較,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自知修為底蘊遠不及王陽煦的魏頡在與敵人對戰了將近兩百個回合之後,年輕劍修轉變戰法,拉開更大距離,瞬時祭出了八柄飛劍,冰塞川雪滿山朝三暮四火蛇水龍厚善重罰。
八條螢光熠熠的通靈小劍,華彩明麗,一共組成兩座規模不大的“攝魔劍陣”,左右前後包抄,從四面八方來襲,就那樣死死困住了不慎陷入陣中的橙衣劍王。
另有一團銀白色的斧狀物事自年輕人右腕處的翠綠玉鐲之中飛出,此為當年天庭玉蟾仙宮聖物,內涵月精月華月魄,該法寶在夜間靈力最強,可發揮白日裡無所匹敵的奇效,不僅可作為殺力法器摧殘敵身,能夠在極短的時間裡,突發性該換某一處地方的“天時”,讓聖物使用者佔盡天機時運,大獲戰鬥優勢。
飛斧月湧猝然一出,大院內飛沙走石便快速止歇,滿天月色慢變得濃如雄日光芒,茫茫然傾瀉而下,量極大,色極密,似天上仙人潑灑白“水”入凡間大地。
推翻盛銀碗,一身皆是月。
滿院銀月。
此為倒轉天時之後才會有的神異效果!
饒是見多識廣的南院第一純粹劍士王陽煦都著實吃了一驚,大感不可思議,但好在作為絕頂山劍派之主的他坐擁頂尖心境,唯我無敵,即使身陷兩座小型劍陣,又失卻了本該屬於自己的那份“天時”,但心態也仍紋絲未動,渾然無懼紅綢劍修的那些殺伐法寶和天機聖器。
照樣竭力而戰,無所保留的施展著昔年自行創立的頂級劍術,昭陽劍法。
他王陽煦當年就是使用此套上乘劍法,和那會兒還是上京皇室太子的諸葛長懷打成了平手,八年前又與血翎劍仙南宮豐羽殺了個昏天黑地的。
諸葛老大曾親口點評“劍王”的心境,稱“陽煦之心,已近陸地塵仙”!
看江湖謫仙行首發就記住域名:.w.8.2...m。82中文網手機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