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天下(五)(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禹王朝長安道。
章丘城,鄒子廟屋頂之上。
舉國第一陰陽家傳人,天啟城觀天監,扶龍練氣士之首的“雪隱大師”鄒延,今日在此地死得異常悲慘淒涼。
那場最終導致整座皇家特意修建的鄒子廟崩塌譭棄的大戰,在尚未開戰,還不知悉對手身份的時候,鄒延擁有充分自信,自己能夠笑到最後。
他觀測許久,早早的就發現了儒家氣數的動盪,千年來,墨家、法家、兵家都相繼放棄了對儒聖氣脈的追尋,唯有他陰陽家,始終都在孜孜不倦的尋訪著傳說中的那份聖人“遺產”。
鄒延鄒大師都做好了足夠的戰前準備,待到時機一好,天時地利人和之刻,徹底精確找到氣數所在,他便頃刻帶著一眾陰陽派弟子們出動,一舉吞入儒家莫大浩然正氣,屆時就算一口氣躋身為天罡境大圓滿,甚至半步陸地塵仙都不是什麼夢想。
這位素來精通堪輿演繹,五行陰陽學問的傳奇大師,一輩子算計了不知多少人,幫助皇家推演過數次龍脈氣運的走勢,對諸多宮廷建築的風水也都有意見提出,不可謂不是功莫大焉。
他做夢也想不到、算不到自己,會遭人在此地設下伏擊,然後被人那麼輕鬆的殺死。
鷹一輩子逮兔子,臨了了被兔子啄了眼!
殺他之人,乃一名儒士。
這名儒士高冠長衫,寬衣博帶,容貌極為俊美清秀,具備翩翩君子風儀,絕非俗人。
他自稱姓孟,名鈺,字潁川。
雪隱大師鄒延作為多年為朝廷效力,吃皇糧拿月供之人,很快便認出了此人就是大半年前,因為“諫迎佛骨案”而被貶謫,到了玎州秦淮城裡當了一個小小知縣老爺的昔日正三品大員,吏部尚書孟潁川。
起初,來到鄒子廟祭奠老祖宗的雪隱,倒也沒對這個相貌氣質與眾不同的男子有何忌憚,但當孟鈺表明,自己乃儒家亞聖轉世,今朝特來這裡為孔夫子討回一個公道的時候,就連一貫城府和底氣極足的鄒延都大感震驚,如雷轟頂。
隨即孟潁川也不再苦苦隱匿壓制氣機,瞬時間,他滿身已盡被濃濃的瑩綠色光芒裹挾覆蓋,宛若真正的神聖人物,只可仰觀,不可平視。
千年前,儒家至聖孔子遭到墨家法家兵家陰陽家四大聖人圍殺,最終肉身破滅,徒留元神魂魄尚存人世。
儒教聖人死後,聖人氣機變為了無主之物,奇貨可居,整整一千年,墨、法、兵三教都先後放棄了找尋氣數的所在,唯有陰陽派一家,千年來從未松過嘴,從始至終,都在堅持著尋找至聖魂魄和儒聖氣數。
而今鐵鞋踏破都覓不到的東西,堂堂正正的出現在了陰陽家傳人鄒延面前。
來者為亞聖孟子轉世投胎之身,衣冠楚楚,一人獨佔儒教千年來九成浩蕩氣數,哪裡還是什麼弱不禁風的儒生,分明就是一位儒家聖人!
不論是知縣老爺還是吏部尚書,這等官家頭銜,都須熟讀四書五經以考取功名來獲得,而所謂的“四書”之中,便有一本《孟子》。
那是孟潁川前世所寫的儒家經典著作。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這十字,便是亞聖所言,當世有幾人能做到真正的“俯仰無愧”?
孟鈺可以。
專門用於祭祀陰陽家開宗聖人的鄒子廟屋脊之上,一身儒家浩然正氣的“亞聖”朗聲道:“好勇鬥狠,不符合我儒家的理念,但我孟穎川今日就是要‘當仁不讓’一次!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我曾在大成廟內親口答應過至聖先師,要為他一雪前恥,故而我必要誅滅你這陰陽家的雪隱大師,為我儒教夫子千年所受之落魄屈辱,討一個公道!”
鄒子後人鄒延臉色陰沉,惡狠狠的回應:“孟鈺,你便當真覺得能殺得掉我雪隱?一千年前,我教聖人能滅了你們至聖先師,那麼千年以後,我作為陰陽家聖人,自然也能宰掉你這個亞聖轉世!”
有五柄色彩華麗的飛劍懸停於雪隱大師的周身,另外,還有一黑一白兩條靈活至極的陰陽飛魚,在大師身邊盤旋,此乃天下異獸,珍貴無比,已存活長達百年,是為陰陽家吉祥之物。
大師鄒延身上穿的那件法袍則更是了不得,名為“四時吉慶”,看起來就是薄薄的一條尋常衣服,但其實內蘊春、夏、秋、冬四條靈氣法衣,可以抵禦住整整四次致命傷害。
聖人風範十足的孟潁川露出微淡笑容,欠身問道:“君可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鄒延皺著眉大罵一聲“聒噪”,頃刻間,金、木、水、火、土五條細長飛劍,筆直朝著被瑩綠色光芒裹住了的孟鈺掠去,殺力滾滾,流螢炫美,每一柄都蘊含著不同程度的陰陽家氣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