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沖(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處平原,名喚“無終”,往北可見連綿群山,一眼望不到盡頭,無邊無際,因此而得名。
白日當頭,寒風吹刮,積雪沒馬蹄,立纛揚戰旗。
兩軍在此對壘,有川渟嶽峙般氣勢,場面震撼人心,煌煌青史必定載之!
兩面大纛旗幟上面,分明繪有雙方主將的姓氏。
北面軍旗之上寫有“耶律”二字,南面則是“東方”二字。
雙方主帥,遙遙相望。
天燭,南院大王,耶律巫沉。
大禹,龍神元帥,東方梧桐。
耶律身旁,有棕發男子手握雙鞭。
東方右側,有青衫劍客腰間雙劍。
將軍對元帥,大王對人龍,副將對副將,兵卒對兵卒。
多少兵卒?
南軍北伐,共計三十萬眾!
北軍南下,合二十五萬餘人。
雖在數目上遜色一籌,但北面那支南侵大軍裡,有不下八千人的“金浮屠”,排在眾兵之前,以作衝鋒之用。
所謂金????????????????浮屠,無人佩刀,皆披覆重甲,全身嚴密武裝,騎大馬,馬身亦有厚甲,戰士手握堅硬金錘,氣勢洶洶,戰鬥力極高。
不管板甲再厚,遭金浮屠一錘下去,直接能讓敵人當場骨折,內臟四分五裂而亡!
此為耶律氏精心培養出的衝鋒主力,其地位,大概類似於當年琅琊王麾下,破陣營八百重騎重甲。
不是八百,而是八千。
八千鐵浮屠,可敵御不下四萬步卒,以一敵五!
六年前,耶律巫沉以耶律鎮江得力干將的尊貴身份,率十數萬重兵甲士,攻打碎肉城。
結果慘敗於狼煞魏魁之手,狼狽北逃五百里,為世人留下了一個“死魏魁嚇退活巫沉”的笑柄,以作茶餘飯後的談資,至今已有六年。
今日在無終平原上的這一戰,遠比當年兵敗碎肉城的一戰,規模來得更大,更加恢宏霸氣、聲勢浩蕩。
兩軍,不,準確來說是兩國的主力軍,在此方大平原之上交鋒!
耶律巫沉騎乘在那匹高頭大馬的背上,身披血色精緻甲冑,拖著一杆極長極重的大戟,呈金黃絢爛色彩,此戟名“無敵”,曠古神兵也。
乃折腰山兇徒老十繆之,以自身性命,鍛造出來的一柄絕世武器,預示著南下之戰,註定所向無敵,戰無不勝!
戟這種武器,號稱“百兵之魁”,一矛尖,雙月牙,最趁耶律巫沉的心意,繆之的犧牲很有價值。
南院大王右手邊,那名同樣騎著馬的棕發男子複姓拓拔,單名一個獅字,地煞境大圓滿,折腰山幹部中排行第八,前虎獅峰一峰之主,現今是南院大王的左膀右臂,軍中大號“降龍伏虎將軍”。
對面陣營,白馬背上的青衫客,忽然放聲叫道:“江巫沉,你這杆新的大戟,好生漂亮啊!”
耶律巫沉瞬間就變了臉色,雙眉倒豎,目蘊怒意。
“江”之一字,為其本來姓氏,後來江巫沉的親生父親病故,為了博取萬里鵬程,他宣誓效忠於南院之王耶律鎮江,兢兢業業多年,被大王賜姓為“耶律”,改名耶律巫沉。
故有許多看不慣他的人,背地裡偷偷稱呼耶律巫沉為“二姓家奴”,有兩個爹,亦有兩個姓氏。
耶律大將軍深以為恥!所以但凡有人提起了他的本來名字,大機率,那人是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的。
而今的耶律巫沉,得到折腰山共主諸葛長懷,和北庭女帝諸葛長雅的全力支援,統鎮整座天燭南院,兵權極重,不僅是南院大王,還是此番大戰的“徵南將軍”,風光無限,威風八面,萬眾只能仰視其英姿,敬若燭龍血脈傳人。
人立在高處,低下頭看到的,全是仰視的目光,當然愈發不能接受被公然羞辱,揭開心中舊傷了!
可謂蹬鼻子上臉。
那名青衫年輕人仍是不依不饒,繼續喊道:“我說江巫沉啊,你親爹埋哪兒了?要不我幫你去跟他說說,你又多了個新爹耶律鎮江?哦,對了,你認的野爹耶律鎮江,也已經死了,哈哈,你個死了爹的玩意兒!”
覆甲拖戟的大將軍耶律巫沉,被氣得七竅生煙,渾身發抖,狠狠咬了咬牙,終於是沒有忍住,厲聲喝道:“姓魏的,你爹他不也死了?就是被你這孽種給剋死了的!”
青衫客,自然就是陪伴大伯父出征,官拜一品驃騎將軍的鎮國公,魏頡。
魏頡聽得此言,立時也氣不打一處來????????????????,想也不想便反唇相譏:“你親爹和你乾爹,都被你這天煞孤星給剋死了,你孃親為了給你贖罪,讓你好多活兩天,沒日沒夜的跑去青樓裡接客,要多辛苦有多辛苦。不瞞你說,小爺我以前也是你媽媽的客人,江巫沉,你親孃又潤又緊,真乃人間不可多得的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