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學校制度之後的軒轅文明,在這幾年的時間當中已經取得了成果,得益於生物晶片的助力。

知識已經在學生的腦海裡面了,就等著他們在老師的帶領之下,暢遊知識的海洋,明悟知識背後的規則,最後在將其運用。

這更加註重與理解力上面的培養,要學會理解,解析,從而明悟再到創造。

第一批透過學校制度,進入到軒轅大學當中的第學生,現在已經有大部分人才,已經進入到了軒轅文明的科研系統當中進行工作了。

並且,也從某稱程度上面,推動了軒轅文明科技的民間普及化。

林奕研究的科技,更多的是直接將其運用在了戰艦上面,但就論科技本身而言,科技自身的開發潛力肯定不完全在於戰艦上面。

只不過當下,我們軒轅文明所需要的,最主要的便是強大的武力。

只有強大的武力,才能夠讓我們在這方宇宙當中立足,這是我們立足的資本所在!

何一水,從軒轅大學當中畢業,正式加入到了軒轅科學研究中心。

對於這些新加入進來的科學技術人員們來說,軒轅科學研究中心所採取的策略是,一代多的方式。

也就是一位研究方向一致,且在軒轅科學研究中心當中有一定資質的科學家,帶領之下進行工作。

軒轅科學研究中心,賦予了這樣的一個稱呼,引路人。

引路,引的是什麼路?自然是無窮無盡的科學道路!也是軒轅文明走向未來的道路。

終有一天,他們都將會老去,而未來是屬於年輕人們的未來,而引路人的職責則是帶領這群年輕人,在正確的道路上走下去,解決他們在這一條道路上面的困惑。

何一水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量子學。

他對於量子學十分的感興趣,只不過現在量子通訊技術十分成熟了,量子計算機技術也亦是如此,想要獨自擴充套件一條新的道路,是何其艱難。

到現在,何一水等量子學的技術人員,每天也只能夠摸魚。

今天,他收到了引路人的訊息,要求全員集合,說是上頭交給了他們一個很重要的量子方面科學研究專案。

對於這個訊息,何一水也是十分興奮啊,一想到自己所學的知識能夠有所用途,怎麼能夠不激動不興奮呢?

“我們到底要研究什麼技術啊?”、

“不是說了嗎?量子方面的技術,我們學的就是量子學,不可能讓我研究其他學說吧?”

“我知道!我只是在說,是什麼量子技術而已,畢竟現在我們的道路上已經很成熟了。

。”

“不清楚,但最好是重新擴充套件一條道路!這樣研究起來才有難度!才有成就感!”

“好了好了,別說了,黃教授來了。”

黃教授,也就是他們這一夥人的引路人,由於量子學過於成熟,很多人都明白在這一領域走不出上面名堂,所以選擇量子學的人很少。

2k

全場只有二十四人,索性也就全部由黃偉平教授進行引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