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緊張的建築力量(第2/2頁)
章節報錯
即便已經解決了一般人口數量的居住空間後,想要給五萬人一個舒適點的居住空間,這依舊還是一個大工程。
就目前月球房地產的規格來說,滿足十萬人的生存,需要298棟樓。
減去居住在殖民艦上的軒轅人民,那麼也還需要149棟樓。
在建築機器人瘋狂的建設當中,期間還有這新科技3D列印建築飛船的加入,目前軒轅文明月球地表基地的建造能力,那可是水漲船高。
每一天都有著明顯的增長。
截止到目前為止,顧明已經在自己的規劃區域裡面,修建了107棟樓了。
這107棟樓,遠遠的望去雖然相互之間都有著不小的間隔,但看起來依舊的那麼密集。
也就是說,接下來需要在一個周的時間當中,將剩下的42棟樓全部修建出來。
一個周的時間,那麼一天至少也得修建6棟樓,才能夠勉強完成這個工作。
一棟月球房地產建築,包括處於地表的樓身,還有其內部溫馨的裝修,花園,氧氣迴圈系統,重力系統,電力系統,水迴圈系統.....
再者還有地下空間,包括地下的交通軌道,商業,娛樂中心。
並不是表面上的,簡單的修建一棟樓體那麼簡單。
即便如此,顧明也還是認為自己是有這個信心去完成的。
只要一直馬不停蹄的擴張基地,那麼基地的生產水平,建築力量也自然會像是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多。
解決五萬人居住的問題,顧明十分的有信心。
不過還有著另外一個讓他頭疼無比的問題,需要得到解決。
那就是,規劃在月球地表上面的月球造船廠,本身就是一個耗費資源的大戶不說,還要佔用更多的建築力量。
除去保證軒轅文明居住空間的建設力量以外,剩下的建設力量已經明顯有了不足的情況出現。
顧明將自己的目光,瞄準了建築機器人的生產線上去。
生產線沒有任何的問題,依舊在馬不停蹄的生產列印著建築機器人。
顧明也沒有懷疑是生產線的問題。
只是對於他來說,需要他去做一個取捨上面的問題。
建築力量的不足,導致了基地生產模組的擴充套件受到了限制,現在生產類別有著兩個不同的體系。
一個就是採用的最新技術,由陛下林奕升級過後的先進3D列印技術。
另外一個便是老老實實的建築機器人體系。
從效率上面來說,採用最新技術的建築列印飛船,肯定是要優於原本的建築機器人的。
但是由於建築列印飛船是新技術,所以生產線並沒有多少,反而是建築機器人的生產線獨佔頭籌。
兩者之間雖說並不是水火不相容。
但是目前的資源力量擺在了這裡,需要顧明去做出一個取捨問題。
是採用新技術呢,還是繼續沿用之前的建築機器人呢。
一番權衡之後,顧明一咬牙,最後還是決定採用了全新的新技術。
建築列印飛船的效率,起碼是建築機器人效率的十倍不止。
顧明下達了指令,將三十五條建築機器人的生產線,其中的十五條全部改造成為建築列印小型飛船的生產線。
長痛不如短痛,顧明也並非是目光短淺之人。
對於藍星方面的問題,顧明還並沒有打算插手。
他的想法是,讓子彈先飛一會兒。
ps:今天直接被遮蔽了兩章,求票票安慰X﹏X